.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的作用机理及发育规律[J].水利学报,2010,41(4): |
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的作用机理及发育规律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抗滑桩 土拱效应 发育规律 作用机理 数值模拟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1819 |
全文下载次数: 716 |
中文摘要: |
为揭示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的作用机理和发育规律,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桩周土应力、变形等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解释土拱作用的力学机理。根据荷载-位移曲线特征,将土拱发育分为3个阶段,对不同阶段土体中的变形、应力及塑性区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土拱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土拱的形成、发展及破坏与桩后荷载p及桩土间相对位移δ大小有关。在p、δ较小时,土体发生弹性变形,土拱处于孕育形成阶段;随着p、δ增大,桩周土体局部产生塑性应变,土拱效应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发挥作用;当p接近极限值时,土体中塑性区范围扩大,δ急剧增长,至塑性区贯通后,土拱破坏,支挡作用失效,土体发生挤出性破坏。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