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5期
P. 12
评价等级值过程线、如图 2 和图 3 所示,其中,等级值越大越倾向于超载,说明对应的承载支撑力越
小、压力越大、调控力越小。
由表 2、图 2 和图 3 并结合具体承载子系统评价等级值可知:
(1)从图 2(a)2010—2017 年各县水资源承载支撑力变化来看:灌区承载支撑力评价等级值总体呈
小幅增大趋势(滑县和内黄县 2016 年等级值出现减小,但在 2017 年大幅反弹),即支撑力逐渐减弱,
5 县支撑力等级均值由 2010 年的 2.58 发展为 2017 年的 2.74(图 2(a));另外,5 县承载支撑力评价指标
值联系数同一度 a 基本接近于 0,而对立度 c 均呈小幅增加趋势,5 县支撑力联系数对立度 c 均值由
2010 年的 0.582 变为 2017 年的 0.740(表 2),说明近年来灌区各县总体的水资源承载支撑力状况不仅
未发生改善,而且还呈不断恶化的发展态势,长期较弱的支撑力是阻碍灌区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重
要原因,有必要进行具体的支撑力脆弱性指标诊断。
(2)从图 2(b)2010—2017 年各县水资源承载压力变化来看:5 县的承载压力评价等级值差异较为
明显,其中,长垣县和封丘县的承载压力状况改善显著、压力等级值趋于减小,2017 年分别降为
1.79 和 1.73(图 3(b)),这与上述两县近年来承载状况明显改善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承载压力的减
小是长垣县和封丘县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此外,多年来内黄县和浚县的水资源承载压力
明显高于其他 3 县(2010—2017 年内黄县、浚县、长垣县、滑县、封丘县的水资源承载压力评价等级
均值分别为 2.46、2.44、2.04、2.03 和 1.96),且这种高压力状态并未显改善趋势,这就从承载压力的
角度解释了上述两县长期处于水资源超载状态的原因,本身较大的承载压力是限制内黄县和浚县水
资源承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准确识别承载压力子系统脆弱性指标,制定相应
调控措施,有效减小两县承载压力进而有效提升水资源承载力。
(3)从图 2(c)2010—2017 年各县水资源承载调控力变化来看:5 县的承载调控力均得到有效改
善,其中滑县调控力增强最为显著,长垣县和封丘县的调控力改善状况也明显优于内黄县和浚县,
2015 年及之后的差异更加显著,2017 年滑县、内黄县、浚县、长垣县、封丘县的水资源承载调控力
评价等级值分别为 1.46、2.22、2.17、1.55 和 1.49(图 2(c)),这与上述 2010—2017 年灌区 5 县的水资
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变化一致,说明各县承载状态的改善均有调控力增强的原因,结合图 1(a)可看出
滑县、内黄县和浚县两者的因果关系更为显著,调控力的增强是滑县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灌区
总体水资源承载调控力的增强与河南省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密不可分,水资源管理的调控效
果得以充分体现,这表明本研究从支撑力、压力和调控力构建承载力评价模型可反映灌区水资源承
载机理与承载过程。另外,通过进一步对各县水资源承载调控力子系统中评价指标承载状态变化的
分析,准确识别各县承载调控力改善的主要驱动因子,对全面、高效地提升大功灌区水资源承载力
具有重要意义。
3.4 灌区 2010—2017 年各县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值联系数的半偏减法集对势值分析 上述已从灌
区各县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及其子系统角度探讨了灌区各县水资源承载驱动机制和承载状态变化原
因,下面进一步结合水资源承载力具体评价指标的半偏减法集对势处于反势和偏反势的脆弱性指标
进行诊断识别,解析承载状态变化成因,为灌区水资源承载力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将 2010—2017 年各县的 9 个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值联系数按式(12)计算得到多年平均半偏
减法集对势,见表 3。由表 3 可知:滑县、内黄县、浚县、长垣县、封丘县年均处于反势状态的
指标分别有 5、7、6、2 和 3 个,处于同势的分别有 1、0、0、1 和 1 个,这与上述水资源承载状态
总 体 上 长 垣 县 和 封 丘 县 优 于 滑 县 、 而 内 黄 县 和 浚 县 较 为 严 峻 的 分 布 特 征 相 一 致(图 1(a)); 同
理,灌区各县 3 个水资源承载子系统中处于同势、反势的指标个数与其承载状态也是一致的,例
如 5 县承载支撑力子系统中 2 个指标(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 X 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X )均为反势,
1 2
这 就 解 释 了 上 述 灌 区 水 资 源 承 载 支 撑 力 长 期 处 于 较 弱 水 平 未 得 到 有 效 改 善 的 原 因(图 2); 滑 县 、
内黄县、浚县、长垣县和封丘县承载压力子系统中年均分别有 3、3、3、0 和 1 个反势指标、分别
有 1、0、0、1 和 1 个同势指标,压力方面内黄县、浚县、滑县总体大于长垣县和封丘县(图 2)。
说明基于联系数半偏减法集对势得到的灌区某个县处于同势和反势的指标数目可大致反映该县水
— 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