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2022年第53卷第2期
P. 12
3
溉需水量为 38 400 万 m 。按照各月农业灌溉系数分配的逐月需水如表 2 所示。
(3)湖泊入湖径流计算。根据洪湖福田寺节制闸实测入湖径流资料序列(1992—2017 年逐月入湖
径流),对洪湖各月平均入湖径流进行频率分析计算,得到洪湖在 P=75%、P=95%频率下各月平均入
湖径流设计成果。
(4)湖面蒸散发计算。根据洪湖湖面的遥感卫星观测蒸发资料序列(2001—2015 年逐日蒸发深
度、2001—2015 年逐日湖面面积),对洪湖各月平均蒸发量进行频率分析计算,选用 P-Ⅲ型理论曲
线配线,得到洪湖在 P=75%、P=95%频率下各月平均蒸发量设计成果。
4.3 湖泊旱限水位计算与分期 洪湖为有源有供水功能湖泊,根据旱限水位公式(7)—(8)计算的逐
月旱限水位如表 3 所示。
表 3 洪湖不同频率下计算的逐月旱限水位 (单位:m)
水文频率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5% 23.57 23.50 23.63 23.63 24.01 24.25
95% 23.55 23.55 23.64 23.64 23.99 23.81
水文频率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75% 24.59 24.60 24.78 24.51 24.07 23.90
95% 23.98 24.11 24.31 24.17 23.77 23.66
根据洪湖流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湖泊多年平均月入流量、多年平均月水位、多年平均月需水
量等数据资料,采用 Fisher 最优分割法进行分期。分期结果为:1—4 月(枯水分期);5—6 月(农业用
水高峰分期);7—10 月(汛期分期);11—12 月(汛后蓄水分期)。
4.4 湖泊旱限水位修正与确定
(1)刚性约束修正。5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9 月 1 日至 10 月 15 日洪湖汛限水位分别为 24.5 m 和
25.5 m,部分月份旱限水位超过汛限水位,需要进行修正,洪湖修正后的逐月旱限水位如表 4 所示。
表 4 洪湖修正后的逐月旱限水位 (单位:m)
水文频率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5% 23.57 23.55 23.64 23.64 24.01 24.25
95% 23.55 23.55 23.64 23.64 23.99 23.81
水文频率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75% 24.50 24.50 24.78 24.51 24.07 23.90
95% 23.98 24.11 24.31 24.17 23.77 23.66
(2)分期修正。考虑到汛期跨度较长,将汛期进一步分为 7—8 月和 9—10 月 2 个子分期,然后同
一分期旱限水位取各逐月旱限水位中最大值,洪湖修正后的分期旱限水位如表 5 所示。
表 5 洪湖修正后的分期旱限水位 (单位:m)
水文频率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5% 23.64 23.64 23.64 23.64 24.25 24.25
95% 23.64 23.64 23.64 23.64 23.99 23.99
水文频率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75% 24.50 24.50 24.78 24.78 24.07 24.07
95% 24.11 24.11 24.31 24.31 23.77 23.77
4.5 湖泊旱限水位合理性检验 计算 1962—2017 年洪湖历史各月蓄水量距平百分率,判断历史各
月干旱程度;根据修正得到的逐月和分期旱限水位,判断历史各月是否干旱;统计蓄水量距平百
分率判断的 4 种干旱程度与逐月、分期旱限水位判断的干旱的一致百分比,结果如表 6 和表 7 所
— 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