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2022年第53卷第7期
P. 42

设施的应对能力,同时也突破了应急设施防御能力的上限。台风暴雨经常登陆的浙江省在 2014年颁
              布了 《关于加强城市内涝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浙政办发〔 2014〕11号),要求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
                                         3
              里应急排涝能力不低于 100m ?h。郑州 “7·20” 降雨过程主城区 24h面平均雨量 415mm,超过城市
                                                                                       3
                                                                    2
              50年一遇设防标准的雨量达 216mm?d,平均每小时在 1km 上超标降水 9000m ,是应急排涝能力的
                                                     3
              90倍!本次地下空间的淹水量近 3000万m ,即使郑州按照浙江省标准配备应急抽排能力(郑州主城区
                                                        3
                        2
                                                                           3
              约 1000km ,每平方公里应急排涝能力 100m ?h,合计约 10万m ?h),排除地下空间的积水也要约
              300h,即 12.5d。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当预报或实测城市降雨超过 “不失防” 阈值后,客观上应急防
              淹挡板和沙袋是挡不住的,应急抽排装备也是难以短时间排干的,所以在此情景下,应急策略应放弃
              传统的 “疏” “堵” 等策略,立即通知低洼处或地下空间的人员转移,避免人员伤亡。

              4 城市排水防涝阈值协同提升途径


                  城市排水防涝阈值的提升是一个协同作用过程,
              总体上 “三个阈值” 提升均有助于整体提升城市内
              涝灾害应对能力,其中,雨水管渠排水能力阈值和内
              涝防治系统应对能力阈值的提升是应急设施防御上限
              阈值提升的基础,而雨水管渠排水能力阈值和内涝防
              治系统应对能力阈值提升则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三
              个阈值” 协同提升的逻辑关系如图 2所示。不同城市
              排水防涝阈值提升途径和要求不同,但本质和核心都
              是提升城市排水防涝协同应对能力和暴雨内涝减灾效
              益,本文针对不同城市排水防涝阈值,提出了相应的
              提升途径。
                  城市排水防涝阈值途径涉及的具体措施如表 2所                                图 2 “三个阈值” 协同提升逻辑关系图
              示,不同阈值在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提升。
              对于雨水管渠排水能力阈值提升,主要是在规划设计期落实海绵城市理念                                   [28] ,提升雨水管渠排水系统
              和绿色设施协同排涝能力,在运行维护期要加强清淤改造等,在灾害应急期应根据小排水系统特点及
              时开展关键堵点疏通等作业。对于内涝防治系统应对能力阈值提升,主要是要在规划设计期落实水生
              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加强城市水域水系、河湖岸线等的管控,保护天然海绵体,加强大小排水系统
              衔接,在运行维护期加强排水系统的科学调度,在灾害应急期加强对调蓄设施的综合运用。对于应急
              设施防御上限阈值提升,关键在于在加强全过程韧性城市设计和建设,全面提升全社会的城市内涝风
              险意识,构建预警及时、反应迅速、协调高效、应对有力的城市内涝应急指挥和灾害应对体系。
                                               表 2 城市排水防涝阈值提升途径

                                                           城市排水防涝阈值提升途径
                   阈值类型
                                    规划设计期                 运行维护期                        灾害应急期
                               落实海绵城市理念           加强海绵设施维护
                 雨水管渠排水                                                     及时疏通关键堵点
                               加强排水管网提标设计         加强管网清淤清理
                   能力阈值                                                     加强井盖等点位值守
                               合理选址和优化设计          改造老旧失效管道
                               落实水生态文明市理念         加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科学调度
                内涝防治系统应对                                                    科学调度工程措施,及时启用调蓄设施,协
                               加强大小排水系统衔接         对调蓄设施实施预泄腾空库容
                   能力阈值                                                     调机动抽排能力
                               优化蓝绿灰设施体系          编制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调度规则
                               落实韧性城市理念           加强预警预报预案预演措施
                 应急设施防御                                                     精准 预 警、有 效 撤 离,加 强 全 社 会 协 同 应
                               加强前瞻性规划设计          提升城市居民内涝风险意识
                   上限阈值                                                     对,快速有效应急指挥
                               合理考虑极端天气情景         加强城市内涝应急指挥能力建设
                —  7 9  —
                     4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