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2023年第54卷第7期
P. 119
高温日数超过 25d,尤其是江西省、湖南省和安徽省,平均高温日数分别为 55d、41d和 42d(图 10)。
地处盆地的川渝部分地区,地表温度难以扩散,高温日数超过 30d,较历史同期多14.6d。此外,由图 1
统计可得,六省(市)林地面积占比高(约占 43.8%),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和重庆
市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 40.26%、39.60%、59.98%、30.30%、63.35%和 55.04%,已有研究表明林地需
水量对高温响应更加敏感,从而导致 2022年夏秋季森林覆盖率高的区域具有更高的需水指数 [18] (排名
前三的分别是江西省、湖南省和重庆市)。综上所述,降水和地表水偏少导致的低生态供水强度,与
高温日数较长导致的高生态需水强度相叠加,引发了 1982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生态干旱。
图 9 2022年 6—11月六省(市)气象干旱严重程度排名前二月份的降水距平空间分布
图 10 1982—2022年 6—11月高温日数均值及 2022年 6—11月高温日数
5 结论
本研究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解译,重点分析了 2022年长江流域大干旱背景下,6—11月长江流域六省
(市)生态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及成因,评估了 1982—2022年夏秋季的生态干旱综合强度,获得以下结果:
( 1)6月为生态干旱起始阶段,7—9月陆地系统生态干旱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均不断增加,10—
11月随植被需水量减小,降雨量增加,陆地生态干旱开始缓解。水域系统生态干旱不断加重并持续至
11月,且鄱阳湖生态干旱持续时间较洞庭湖更长。
( 2)1982—2022年生态干旱综合强度呈波动增加态势,2022年夏秋季六省(市)生态干旱综合强度均达到
或接近历史同期的最大值,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庆市、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安徽省和四川省。
( 3)长江流域六省(市)生态干旱主要由生态供水强度决定。2022年降水和地表水偏少导致的生态
供水强度偏低,与温度过高导致的生态需水强度偏高相叠加,引发了六省(市)1982年以来最严重的
生态干旱。
— 8 7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