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2024年第55卷第2期
P. 76
段敏感生态需水目标建议利用生境模拟法制定。
4.2 阈值体系的应用 本文提出的分区分类河流敏感期生态流速阈值应用范围包括:(1)重点针对缺
少长系列水文数据、地形数据或者生物监测数据的河流,结合控制断面平均流速 - 流量关系,确定敏
感生态流量目标值;( 2)辅助其它方法确定面向鱼类产卵生境保护的敏感生态流量目标值,原则上目
标值不应超出推荐流速所对应的流量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目标河段人类活动干扰情况灵活选取对应生态流速阈值。当目标河段上游
开发利用强度较大时,以最小生态流速作为断面平均流速目标,反之则以推荐流速作为断面平均流速
目标,结合断面平均流速- 流量关系确定敏感生态流量;对于三级及以上河流干流控制断面,考虑到
断面控制规模和流速本底条件,以生态流速范围上限值对应的流量作为该河段敏感生态流量目标。此
外,由湿周法对比结果可知,对于断面形态相对规整的矩形或梯形断面,阈值法能够快速、有效地给
出流量目标,对于不规则断面或集水面积过大的断面,需与生境模拟法等其它方法相结合。
除生态流量目标值外,敏感期生态流量还包括生态流量发生时机和持续时间等指标,其中发生时
机和持续时间分别基于表 1中代表性鱼类的产卵期和鱼卵孵化时间确定。综上,面向鱼类产卵需求的
全国分区分类河流敏感生态流量计算关键参数如图 6所示。
图 6 面向鱼类产卵需求的分区分类敏感生态流量计算关键参数(审图号:GS(2023)3916)
根据本文所得分区分类生态流速阈值及生态流量计算关键参数,分别制定了全国 217个重点断面
的敏感生态流量目标,并对 2009—2018年敏感生态需水达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如图 7所示。2009—
2018年全国整体敏感生态流量达标率为 58%,其中东北地区 61%、黄淮海地区 55%、西南地区 53%、
长江中下游地区 63%、东南沿海地区 61%,黄淮海地区和西南地区敏感生态流量达标率较低。此外,
统计不同类型河段平均达标率,五大分区山区大站平均值为 68%、山区小站平均值为 57%、平原大站
平均值为 63%、平原小站平均值为 55%,整体上大站达标率高于小站,而山丘区河段达标率略高于平
原区,但区别不大。对比各分区内部大站、小站达标率差异,其中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南沿海
8
— 1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