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2024年第55卷第4期
P. 107

水  利  学  报

                2024年 4月                            SHUILI  XUEBAO                          第 55卷 第 4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4)04 - 0481 - 12

                          金沙江上游扎马古滑坡复活特征及堵河危险性分析



                                     李金秋    1,2,3 ,张永双    1,2 ,任三绍    1,2 ,冉丽娜    1,3
                     (1.中国地质科学院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6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3.中国地质调查局 第四纪年代学与水文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摘要:随着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加剧和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古滑坡复活堵江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山区城镇
                安全。以金沙江上游巴曲右岸扎马特大古滑坡为例,采用无人机航测、现场精细调查和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查
                明了古滑坡复活特征,剖析了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和失稳概率,模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滑坡运动
                过程、堆积范围及堵河危险性。结果表明:( 1)扎马古滑坡前缘局部复活主要表现为地表变形迹象清晰,呈现牵
                                                        3
                引式渐进破坏的特点,前缘复活区体积约 185万 m ,存在进一步失稳滑动可能;(2)滑坡前缘在天然状态下稳
                定,20年一遇的月极值降雨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失稳概率为 87.95%,50年、100年一遇的月极值降雨条件下
                前缘与后部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失稳概率分别为 58.75%、68.60%;(3)前缘失稳或前缘与后部连续失稳后,滑坡
                体在沟口处达到的最大速度分别为 9、11m?s,滑移距离最远可达 480m,在巴曲沟道形成高度约 42~48m的堰塞
                坝;( 4)堵塞巴曲后形成的回水可能淹没滑坡上游德达乡段 G318国道、居民建筑及场站等基础设施,涉及范围约
                          2
                0.81~1.02km ,形成的堰塞湖可能在 7天内发生漫坝,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古滑坡;复活特征;极值降雨;失稳概率;堵江危险性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30289
                中图分类号:P642.22
              1 研究背景


                  青藏高原东缘作为中国大陆地形地貌陡度最大、内外动力作用最强烈、气候变化极端敏感的特殊
              区域,孕育了众多大型- 巨型古滑坡                [1] ,且历史上多次发生滑坡堵江、溃坝洪水等链生灾害                         [2 - 3] 。近
              年来,随着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古滑坡的扰动不断加剧,加之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出现了大量
              滑坡复活堵江引起的交通、水电工程等重要设施毁坏和人员伤亡事件,灾害风险日益严峻。相关研究
              表明,堵江滑坡的孕育除需要一定的地形地貌条件外,还与人类工程活动、强降雨、地震等因素紧密
              相关  [4 - 6] 。朱赛楠等  [7] 分析了西藏贡觉县色拉滑坡的复活变形特征和稳定性发展趋势,认为其前部发
              生进一步破坏失稳的可能性较大,并探讨了高位堵江滑坡早期识别与灾害风险管理问题;李雪等                                               [8] 研
              究认为,金沙江断裂带雄巴古滑坡主要发育 2级深层蠕变滑带,在降雨 - 地下水渗流、河流侵蚀和地
              震等因素作用下,潜在失稳可能性较大,具有形成堰塞金沙江、溃坝、洪水等灾害链的风险;吴瑞安
              等  [9] 分析了金沙江上游沃达滑坡空间结构和复活变形特征,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出沃达滑坡存在形成
              滑坡- 堵江- 溃决- 洪水链式灾害的危险性;王高峰等                     [10] 以甘肃省白龙江流域泻流坡滑坡为例,对滑坡
              源区潜在不稳定块体进行了危险性预测评价,得出在极端降雨条件下上部潜在滑源区可形成局部堵江
              灾害链;高云建等         [11] 基于室内遥感解译结果对青藏高原三江并流区重大堵江滑坡进行了大范围的考
              察,总结了堵江滑坡孕育的地质基本特征及一般性规律,认为基岩滑坡一旦发生堵江,其潜在的灾害
              链问题将十分严重。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滑坡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方面,且多为大型堵江滑坡


                 收稿日期:2023 - 05 - 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41941017);中央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202109);国家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539)
                 作者简介:李金秋( 1989 - ),博士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研究。E - mail:316145333@qq.com
                 通信作者:张永双(1968 -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研究。E - mail:zhys100@sohu.com
                                                                                                —  4 8 1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