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期
P. 57

的减小而减小。
                   本文依据 Δ 的以上特性,提出的轻量土换填消减场地自重湿陷量的方法为:将道路稳定层以下
                             zs
               的原状土换填一定深度,换填后,一方面轻量土换填层本身不湿陷,也就将换填层的黄土湿陷量减
               少为 0;另一方面由于轻量土重量轻可减少底层黄土的上覆压力,从而减小下卧黄土层的自重湿陷
               量。这样换填后的自重湿陷量较原来值的差值可以用式(2)计算:
                                            Δ   = Δ           + Δ                                      (2)
                                             差值    换填层的原湿陷量      下卧层减重后湿陷量的减小值
                  (2)试验土样与室内湿陷试验。本文土样取自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西石羊村南部,场地地
               貌单元为黄土台塬,属Ⅳ级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性强烈。本次取样深度为 24 m,每 2~3 m 取 1 个
               25 cm×25 cm×25 cm 原状土样。场地地层表面有 0.5 m 深度的耕植层,含大量植物根系,取土及换填
               时需要挖除。通过室内试验表明 15 m 以下土层不再具有湿陷性,这里只列出了 15 m 以上土层的室内
               物理指标和湿陷试验结果。各土层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见表 1;各土层的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
               湿陷起始压力等试验结果见表 2。

                                                表 1  土样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3
                   土样埋深/m        含水率 w/%      密度ρ/(g·cm )   天然孔隙比 e      饱和度 S r/%    比重 Gs     土的分类
                     1~15        16.2~21.7     1.41~1.66    0.917~1.285    36~54     2.71~2.72    CL

                                                 表 2  黄土室内湿陷试验结果

                                                               自重      湿陷     天然          饱和
                  土样    取样深    比重      含水率      密度    湿陷系数                         饱和度          饱和密度
                                                              湿陷系数 起始压力      孔隙比         含水率
                  编号    度 h/m   G s    w/%     ρ/(g·cm )  δ s                       S r/%       ρ sat/(g·cm )
                                                                                                      -3
                                                    -3
                                                                δ zs  P sh/kPa  e         w r/%
                  1-01    0.5
                  1-02    2.0  2.71     16.3    1.41    0.108  0.011   43     1.235  36    39     1.96
                  1-03    4.0  2.71     16.2    1.43    0.075  0.023   51     1.202  37    38     1.97
                  1-04    6.0  2.71     18.9    1.41    0.069  0.037   59     1.285  40    40     1.98
                  1-05    8.0  2.71     20.9    1.48    0.069  0.040   77     1.214  47    38     2.04
                  1-06   10.0  2.71     21.7    1.55    0.045  0.043   98     1.128  52    35     2.10
                  1-07   12.0  2.71     17.4    1.66    0.026  0.021   177    0.917  51    29     2.14
                  1-08   15.0  2.72     19.5    1.64    0.023  0.033   169    0.982  54    31     2.14
                  (3)换填计算。用密度为 1.114 g/cm 的轻量
                                                   3
               土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顶层进行换填,换填
               厚度分别取 1.5、2.0、2.5、3.0、3.5 和 4.0 m,计
               算换填层的自重压力和累计自重压力,因地区
               土质而异的修正系数β 取 0.9,根据累计自重压
                                   0
               力查不同深度压力-湿陷系数曲线,得出换填层
               的自重湿陷系数,计算各层自重湿陷量及自重
               湿陷总量,1.5 m 换填厚度计算结果见表 3,不
               同厚度换填结果见表 4,压力与湿陷系数关系曲                                         图 1  压力与湿陷系数曲线
               线见图 1。
                  (4)结果分析。根据表 3,表 4 可知,场地自重湿陷量为 400.23 mm,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且
               自重湿陷性土层主要分布在 4 ~ 14.0 m,用密度为 1.114 g/cm 的轻量土对场地原状土换填 1.5 m 深度
                                                                      3
               后,场地的自重湿陷量由 400.23 mm 减小至 309.24 mm,减小了 22.73%,说明采用轻量土换填方法可
               以有效减小路基的自重湿陷量。当换填厚度增加至 4.0 m 时,场地的自重湿陷量减小了 51.20%,但也
               未能完全消除场地的自重湿陷性。分析原因认为本场地自重湿陷土层厚度较大,湿陷性强烈,为Ⅳ
               级自重湿陷性场地,且表层湿陷量较小,浅层换填只能减小湿陷量而不能消除路基湿陷。说明该方
                                                                                                — 53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