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2022年第53卷第3期
P. 14

8000                                          27000
                   7000
                                                                 22000
                  (m 3 /s)  6000                                (m 3 /s)  17000
                   5000
                  流量/  4000                                     流量/
                                                                 12000
                   3000
                   2000                                           7000
                     7/13       7/23       8/2       8/12
                                                                    7/13      7/23       8/2       8/12
                                  日期(月/日)                                       日期(月/日)
                                   (a) 高场                                        (b) 屏山
                  15000                                         110000

                 (m 3 /s)  12000                                (m 3 /s)  90000

                 流量/  8000                                      流量/  70000

                   4000                                          50000

                     0                                           30000
                     7/13      7/23       8/2       8/12            7/13       7/23      8/2       8/12
                                 日期(月/日)                                         日期(月/日)
                                 (c) 北碚                                        (d) 宜昌
                                             图 11  长江上游干支流主要控制站模拟结果
               难等现实问题的影响,实时调度时,除了按照预见期进行自上而下全流域调度模拟分析计算外,还
               需要快速分析各工程调度运用对防洪形势的影响,回答“是用上游水库还是下游水库?是启用蓄滞洪
               区还是让堤防超安全泄量短历时行洪运用?”等问题。而采用传统的 1D+2D 水动力学模型无法快速构
               建和模拟各种工程运用特别是涉及在哪里分洪、如何分洪等复杂水情工情,因此,本研究充分利用
               历史洪水或者人造洪水(洪水发生器构建的大洪水样本),将工程调度运用对既定防洪保护对象或控
               制站的影响分析界定为一定的响应关系,形成防洪调度工程运用知识图谱,图 12 展示了一种防洪调
               度工程运用知识图谱。
                   如图 12 所示,城陵矶附近蓄滞洪区由洞庭湖区 24 处蓄滞洪区和洪湖 3 处蓄滞洪区组成,蓄洪面
               积 5658.19 km ,总蓄洪容积 372.42 亿 m ,有效蓄洪容积 338.23 亿 m ,在长江中下游遭遇大洪水、城
                                                                            3
                           2
                                                   3
                            2.2                                                             30
                            2.0
                            1.8                                                             25
                          莲花塘水位变化/m  1.4                                                    20  蓄滞洪区运用推荐顺序
                            1.6
                            1.2
                                                                                            15
                            1.0
                            0.8
                            0.6                                                             10
                            0.4
                                                                                            5
                            0.2
                            0.0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分洪量/亿 m  3
                                         3                3                3
                                                                                             3
                              分洪流量 1000m /s    分洪流量 2000m /s    分洪流量 4000m /s     分洪流量 6000m /s
                                                                            3
                                         3
                                                           3
                                                                                              3
                              分洪流量 8000m /s    分洪流量 10000m /s   分洪流量 12000m /s    分洪流量 14000m /s
                                                           3
                                         3
                              分洪流量 16000m /s   分洪流量 20000m /s   蓄滞洪区运用推荐顺序
                                              图 12  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运用知识图谱
                 — 262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