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22年第53卷第3期
P. 18
实时感知多源数据融合 流域模拟预报预测 防洪形势分析
防洪避险转移 防洪风险评估 工程联合智能优化调度
图 16 长江流域水工程防洪联合调度系统功能模块
(2)防洪形势分析:根据水雨情、工情、灾情等现状及水雨情可能的变化态势,根据防洪保护
对象面临的防汛形势,综合考虑洪水地区组成、防洪工程运用情况、防洪保护对象(地区)灾情、
工程险情等,分析当前的调度任务与目标,实现对防洪形势的判断和预判,为工程调度提供启动
条件。
(3)调度方案推荐及优选:根据防洪形势分析结果,针对领导决策层调度会商现实考虑和需求,
提出工程调度方案,运用调度规则库提出工程调度过程的组合(即调度方案),实现调度方案多目标
优选并形成推荐方案。此外,该功能还可利用大数据平台自学习能力,让计算机学习流域内各水利
工程历史(或人工生成的)洪水调度案例,提取与调度规则不同的调度方式,为实时调度提供规则以
外调度方案推荐。
(4)防洪风险动态评价:采用洪水淹没模拟模型,基于实测或预报的降雨、水位、流量等水文信
息,采用模拟区域的社会经济人口等信息,对即将发生的洪灾进行在线实时洪水灾害及风险评估和
分析。
(5)洪水淹没区避险转移辅助:在洪水淹没风险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并集成人群避险转移
模 型 。 根 据 洪 水 淹 没 信 息(淹 没 范 围 、 水 深 、 到 达 时 间 等), 对 受 淹 居 民 区 位 置 、 人 口 数 量 、 道
路、安置区域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路网计算,采用已有转移安置预案或实时分析,获得居民区转移
安置方案和最优转移路径,确定转移单元大小、安置场所情况,动态绘制撤离转移路线、转移范
围、转移预计时间及避险指标,发送信息引导人群转移并实时监控转移动态情况,实现受灾群众
快速、高效的疏散转移,并根据道路拥堵、安全区剩余容量等情况及时调整转移方案。在实际应
用时,当地面通信设施受损时需要采用 5G 通讯无人飞艇等方式保障通讯,保障人群信息的及时准
确获取。
上述以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为核心的数字孪生长江示范系统,覆盖了水工程调度业务全过程,
能够实现根据预报的流域水雨情自动判断防洪形势,根据调度规则自动推送需要参与调度的水工程
组合,并提出水工程蓄、泄水过程的调度方案,分析各种方案下防洪风险和效益,为流域实时调度
管理提供准确快速的决策支持。
3.2 应用案例 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应用系统作为数字孪生长江的技术雏形,初步实现了智慧化模
拟与精准化决策的功能,并在 2020 年流域性大洪水中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27] 。
在 2020 年长江 2 号洪水期间,预报 7 月 16 日起 7 天内城陵矶水位可能超过保证水位 34.4 m。按照
调度规则,三峡水库实施对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当库水位达到 158 m 后将停止对城陵矶拦洪转而对
荆江河段防洪,即以沙市为调度对象加大下泄流量。但是,按照这种调度方式,城陵矶水位将超过
保证水位 34.4 m 并将继续上涨,最高将可能涨至 36.07 m,超过 1998 年城陵矶最高水位 35.8 m,按照
城陵矶附近地区调度规则,将开启蓄滞洪区进行分蓄洪运用,以降低河道水位,防洪风险较大。为
— 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