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2022年第53卷第5期
P. 124
K h K h K h
xx
yy
zz
u=- , u=- , u=- (6)
x y z
n x n y n z
根据概念模型,建立与之相应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如图 3—4所示。
h(x,y,z,t) = h(x,y,z) (x,y,z) ∈Ω (7)
t = 0 0
c(x,y,z,t) t = 0 = c(x,y,z) (x,y,z) ∈Ω (8)
0
T(x,y,z,t) t = 0 = T(x,y,z) (x,y,z) ∈Ω (9)
0
h(x,y,z,t) = h(x,y,z,t) (x,y,z) ∈Γ 1 (10)
Γ 1 1
c(x,y,z,t) = c(x,y,z,t) (x,y,z) ∈Γ 1 (11)
Γ 1 1
T(x,y,z,t) = T(x,y,z,t) ( x,y,z) ∈Γ 1 (12)
Γ 1 1
图 3 模型剖分平面示意图 图 4 三维数值模型示意图
3.3 模型识别、验证 以 2017年 6月作为模型计算的初始时刻,由于模拟区相对较小,同层初始水
位、地下水化学浓度、地温梯度变化较小,模型潜水、第Ⅰ、第Ⅲ承压含水层的初始条件根据实测水
位、地下水化学浓度、岩土体温度进行赋值,相邻黏性土弱透水层初始条件通过插值获取,模型各层
-
地下水位初始值从上往下依次为 0.87,0.8,0.73,- 9.14 及- 19.01m ;Cl浓度初始值从上往下依次为
2570,2100,1630,879及 128mg?L;平均温度初始值从上往下依次为 17.74,18.03,19.74,22.19及
24.40℃。
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抽水试验反演模型的水力学参数,利用 2018年 11月 16日至 2019年 3
月 3日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试运行监测数据反演岩土体热物性参数,计算域土力学参数参考土工试验结
果,水动力弥散系数参考以往经验系数 [23 - 24] 。
采用试错法来反演模型的水力学参数和热物性参数,将不同参数下计算的地下水位与岩土体温度
与实测值对比,获取拟合精度最好的参数。对比结果显示:地下水位和岩土体温度的实测值与趋势相
同且计算误 差 小,所 建 立 的 模 型 可 信。各 层 土 体 参 数 见 表 1,地 下 水 位、岩 土 体 温 度 拟 合 结 果 见
图 5—8。
3.4 参数敏感性分析 系统特性 X主要由 n个因素 x = (x,x,…,x)所决定,分别令各因素在其
1 2 n
各自可能范围内变动,分析系统特性 X偏离基准状态 X 的趋势和程度,以确定这些因素的变化对系
统特征的影响程度。若分析 x对特性 X的影响,可令其余各参数基准值固定不变,而令 x在其可能
i
i
的范围内变动,这时系统特性 X表现为:
X = f(x ,…,x ,x,x ,…,x) =y(x) (13)
1 i - 1 i i + 1 n i
— 6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