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2022年第53卷第5期
P. 128
(P - P input - heat )t
heat
operation
Q = (16)
heat
cΔ T 24
w
3
式中:Q 、Q 分 别 为 夏 季 和 冬 季 循 环 水 量, m ?d; P 、 P 分 别 为 建 筑 的 冷、 热 负 荷, kW;
cool heat cool heat
P input - cool 、P input - heat 分别为地源热泵机组制冷和热输入功率,kW;Δ T为利用温差,℃;t 为每天运
operation
3
行时间,h;c 为水的体积热容量,J?(m·℃)。
w
若按照设计方案运行,10年后第Ⅰ承压含水层中抽水井处水体温度为 20.59℃,上升了 0.85℃;
-
第Ⅲ承压含水层 Cl浓度最大为 156.11mg?L,增大了 28.11mg?L。计算结果显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
区的南通市由于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夏季的制冷周期和制冷负荷高于冬季制热周期和制热负荷,按
照既有方案运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会出现热失衡问题,即出现轻度热贯通现象 [26] ;深部淡水水质咸
-
-
化,即第Ⅲ承压淡水 Cl浓度升高,而由于第Ⅲ承压含水层上部弱透水层厚度较厚,Cl浓度增大幅度
有限。
4.2 改进方案预测结果 为了科学合理开发浅层 表 4 改进运行方案和模拟预测结果一览表
地热能,控制地下水系统环境恶化,对江苏省地 第Ⅰ含水层 第Ⅲ含水层
利用 夏季灌
质工程勘察院(南通分院)科研实验楼地下水源热 编号 抽水井温度 Cl浓度
-
温差?℃ 采比?%
泵系统运行方案进行比选,即在抽、灌井位置和 增大值?℃ 增大值?(mg?L)
建筑冷、热负荷不变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利用温 原方案 5 100 0.85 28.11
差和夏季灌采比来控制热贯通和深层地下淡水咸 方案 1 7 100 0.79 22.53
化,利用已建立的数值模型,模拟不同运行方案 方案 2 9 100 0.72 19.02
下的地下水位、岩土体温度、第 Ⅲ 承压含水层咸 方案 3 5 80 0.56 25.38
化发展变化趋势,分析改进方案对地下水环境恶 方案 4 5 60 0.32 22.91
化的控制效应。 方案 5 7 80 0.54 20.71
以往研究显示,增大利用温差和减小灌采比 方案 6 7 60 0.29 18.17
有利于控制热贯通的发生 [27] ,本次研究采用增大 方案 7 9 80 0.48 17.22
利用温差和减小夏季灌采比的改进方案进行分析, 方案 8 9 60 0.27 15.35
将夏季灌采比调整为 80%和 60%,冬季灌采比仍
维持 100%,以尽量减小夏季和冬季注入含水层的热量平衡;同时将利用温差调整为 7和 9℃,以减
小含水层循环水量,弱化抽、灌井之间的相互影响,评价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 10年地下水环境的
变化,具体方案及模拟预测结果见表 4、图 13和图 14。
-
图 13 抽水井温度变化曲线 图 14 第Ⅲ承压含水层 Cl浓度变化曲线
计算结果显示采用方案 8(利用温差 9℃、夏季灌采比 60%)的方案抽水井温度和第Ⅲ承压含水层
-
Cl浓度上升幅度最小,在井间距、冷热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将利用温差由 5℃分别提高至 7和 9℃运
-
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10年,抽水井温度分别降低了 0.06和 0.13℃,第Ⅲ承压含水层 Cl浓度最大值
分别降低了 5.58和 9.09mg?L;将夏季灌采比分别从 100%降低至 80%、60%,运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8
— 6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