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2023年第54卷第2期
P. 98

l
                                                      l + 1
                                                    P (j) =f{Z(m)}                                      (3)
                                                      i        i
                      l
              式中:Z(m)为第 l层第 i个特征矩阵中第 m个神经元的值,m的范围为[(j - 1 )B + 1 ,jB],B为池化
                      i
                            l + 1
              区域的宽度;P (j)为池化操作后第 l + 1层中神经元的对应值;f{·}函数即为取得池化区域内最大值
                            i
              或池化区域内所有神经元值的平均值。
                  (3)经过卷积和池化操作之后,将提取的多列特征序列通过扁平层(Flatten)整合为一列,经过全
              连接层( Dense)继续提取深层特征,其输出为:
                                                        = h(wp + b)                                     (4)
                                                      δ j    j j  j
                                      为全连接层的第 j个输出,共有 n个输出;w,b分别为第 j个神经元的权重
              式中:j = 1,2,…,n;δ j
                                                                              j   j
              和偏置,h(x)为全连接层所使用的激活函数。
                  ( 4)在多分类问题中,输出层一般使用 Softmax函数作为输出神经元的激活函数,对于每一个神经
              元来说,Softmax函数的输出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e
                                                                δ j
                                                          ) =                                           (5)
                                                      F( δ j
                                                              n
                                                             ∑  e
                                                                 δ k
                                                             k =1
                                                                                                       为经
              式中 F( δ j )为每一个类别的最后输出的概率值,且大小在[0,1]之内,所有的概率值之和为 1。δ j
              过全连接层及相应层激活函数之后输出的第 j个值,若只有一个全连接层,则全连接层的输出神经元
              的个数 n对应为输出层中输出神经元的总数,即预测目标的类别数。
























                                                    图 1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2.1.2 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传统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使用的单一尺度卷积核所提取的特
              征信息不够完整        [24] ,难以捕捉到泄漏信号中的多尺度特征,为提高网络对泄漏特征的学习性能,本文
              尝试构建 MS1DCNN模型来改善。多尺度的卷积核具有不同的卷积视野,可以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
              情况下,对细粒度的多尺度特征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模型的特征学习效率;同时研究考虑使用多通
              路,然后将多个分支通路提取的特征融合,可望得到更加丰富完整的泄漏信息。
                  构建的 MS1DCNN模型网络结构和流程如图 2所示,包括输入层、特征提取处理层和融合输出层。
              首先将预处理之后不同时刻的瞬态水压数据直接输入至输入层中,然后以相同维度输出并作为特征提
              取处理层的输入。特征提取处理层由 4个单通路卷积分支组成,不同通路采用不同的结构设计,通路
              1至通路 4中使用的卷积核个数依次减少,以提取不同维度的泄漏特征,图中 n× 1 、n× 1 、n× 1 、n× 1
                                                                                     1     2      3     4
              对应为各通道卷积核尺寸。通路 1由两个连续的一维卷积层叠加组成,使用最多的卷积核个数以获取
              更为整体的特征;通路 2在通路 1的基础上在每个卷积层后面连接一个最大池化层,提取卷积操作后
              识别率更高的特征,以获得相对局部的特征信息;由于输入的数据特征之间相差较大,通过预处理之

                     2
                —  2 2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