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2024年第55卷第5期
P. 89

层比湿等要素。对汉江流域 1959—2022年夏季 444893次降水事件的水汽运输路径进行后向气团轨迹
                                                                      [47]
              模拟,根据中国区域水汽平均停留时间,将计算时长设为 8d                               。气团轨迹计算公式          [44] 如下:
                                                P′(t + Δ t) =P(t) + V(P,t) Δ t                          (2)
                                       P(t + Δ t) =P(t) + 0 .5[V(P,t) + V(P′,t + Δ t)] Δ t              (3)
              式中:Δ t为时间步长;P′(t + Δ t)为经过 Δ t时间后的第 1个推测位置;P(t)为初始时刻位置;V(P,t)为
              t时刻 P位置处的三维速度向量;P(t + Δ t)为 t + Δ t时刻气团的最终位置;V(P′,t + Δ t)为 t + Δ t时刻 P′
              位置处的三维速度向量。
                  各水汽输送路径对目标格点降水的贡献率可通过各水汽来源格点处蒸发减去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降
              水,再与所有水汽输送总和的比值来计算求得                       [48] 。HYSPLIT模型的详细信息参见使用手册(https:??
              www.ready.noaa.gov?documents?Tutorial?html?index.html )。
                  本研究所用数据的基本信息如表 1所示:

                                                  表 1 所用数据的基本信息

                   数据名称               变量名称                   数据来源                 空间覆盖范围          时间分辨率
                     ERA5               tp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         90°N—90°S,0°—360°E     1h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
                 NCEP?NCAR - R1  hgt、uwnd、vwnd、shum等                         90°N—90°S,0°—357.5°E  6h?1个月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
                 东亚夏季风指数               EASMI         李建平教授官网(lijianping.cn)   10°—40°N,110°—140°E  6~8月
                 南亚夏季风指数               SASMI         李建平教授官网(lijianping.cn)  5°—22.5°N,35°—97.5°E  6~9月
                西太副高面积指数              WPSH - AI         国家气候中心(NCC)           10°—60°N,110°—180°E  1个月
                西太副高强度指数              WPSH - II         国家气候中心(NCC)           10°—60°N,110°—180°E  1个月
               西太副高西伸脊点指数            WPSH - RPI         国家气候中心(NCC)           10°—60°N,90°—180°E   1个月
                  厄尔尼诺指数              Nio3.4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 5°S—5°N,120°—170°W           1个月



              3 结果与讨论


              3.1 汉江流域夏季降水变化 由 ERA5小时降水数据累加可得 1959—2022年汉江流域年、月降水。
              结果表明,夏季( 6—8月)降水占年降水的 40%~50%,其中 7月降水量为全年最高,占全年降水量约
              15%~22%。将研究时段进一步等分为 8个时段,可以发现,几乎所有月降水在 1959—2014年间呈不
              同程度的下降,春秋冬季在 2014年以后有所上升(图 2(a))。夏季降水占年降水比例较大,且两者下
              降过程较为一致(图 2(b))。



















                                              图 2 汉江流域降水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
                  分析夏季不同历时降水距平与频次发现,≤24h降水量变化程度较小,与同历时的多年平均降水


                                                                                                —  5 8 9 —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