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2024年第55卷第9期
P. 69

3.2 本体构建内容 本文针对土石坝险情领域主要概念,根据先验知识以及标准规范,建立了土石坝
              结构、过程、环境、材料 4个局域本体。采用网络本体语言(WebOntologyLanguage,OWL)对本体模
              型进行概念定义和语义描述,建模平台则利用斯坦福大学基于 Java开发的开源本体编辑软件 Protégé,
              其对 OWL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25] 。
              3.2.1 结构本体 土石坝结构本体由 4个主要类组成,分别是坝体、坝基、泄洪设施和金属结构与机
              电设备,围绕土石坝坝体及厂房共建立了 8个层级、191个子类,443条公理。其中坝体结构主要根
              据防渗体材料对不同土石坝类型进行描述,同时对坝体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概念层次划分,包括坝顶
              构造、坝体排水、防渗体、反滤层和护坡等。坝基包括常见坝基以及特殊坝基,其中特殊坝基是对规
              范表明应采用特殊措施处理的软弱、破碎坝基的总结。在泄洪设施大类分别从组成结构及消能防冲设
              施两方面对泄水隧洞和溢洪道相关术语进行了概括。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将坝体及厂房中金结机电系
              统归类,包括水力系统、电流系统、机械控制设备系统等。土石坝结构本体如图 4所示。






















                                                  图 4 土石坝结构本体(部分)

              3.2.2 过程本体 过程本体旨在表示土石坝全生命周期的人为活动和相关信息,从设计、施工、运维
              三个主要活动出发,共建立了 9个层级、385个子类,858条公理。设计过程是根据一系列地形地质
              资料和气象条件选定坝址,在调洪演算的基础上选择坝型、确定坝体和泄洪设施等主要建筑物尺寸的
              人为活动,包含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洪水调节计算、主要建筑物设计三个子类。施工过程由不同的
              施工任务组成,如:坝料开采与运输、坝体填筑等,各施工任务又包含相应的施工工序和方法,使层
              次结构向下拓展,同时还建立了一个 “施工试验” 子类用于存放不同施工工序中所需的试验,如:碾
              压试验。运维过程即运行管理和维护活动,维护活动以日常巡检的外观检查为主,而运行管理涉及监
              测任务和管理任务,监测任务的对象为 “物”,通过不同的设施及技术手段了解大坝发生的变化,从
              而预判险情的发生;管理任务的对象则为 “人”,包括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落实、监督,最大可能
              地规范人为活动,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险情。过程本体如图 5所示。



















                                                     图 5 过程本体(部分)
                —  1 0 4 —
                     7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