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2024年第55卷第11期
P. 116
若钻进过程中存在传感器偶然失灵、设备故障等情况,钻进参数会超出明显合理范围情况。因
此,需进一步过滤掉异常数据,其判据为:
0<L- L≤L lim (2)
e
s
n<n max (3)
P<P (4)
max
式中:L 为稳定钻进阶段起点对应钻进位移,m;L 为稳定钻进阶段终点对应钻进位移,m;L 为钻
lim
e
s
杆实际长度,m;n 为最大钻进转速,r?min;P 为最大钻进压力,MPa。当式(1)—(4)同时成立
max
max
时,则判定该段为稳定钻进阶段数据。
3.2 异常钻进过程数据分类 判断异常钻进过程数据主要考虑两个方面:数据结构与实际情况不符
(如过短钻进过程数据),数据特征异常(如漂移过程数据、长时间停留在某个阶段数据)。根据数据
特点,将异常钻进过程数据分为过短钻进段、数据漂移段和尾部平台段 3类。
(1)过短钻进段:如果钻孔过程缺少规范化的执行或设备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钻进时间缩短或
无法达到预期的钻进距离,如图 3所示。过短钻进段的各个钻进参数数据发展无明显规律,其识别方
案可以采取阈值设定方法。当某些钻进过程钻进时间 t小于最小钻进时间阈值或钻进位移 L小于最小
钻进长度阈值时,标记此类钻进段。
图 3 过短钻进段
(2)数据漂移段:时间序列中存在一段连续区间,而数据分布或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如图 4所示。
图 5展示了钻进速度(钻进位移按时间求导)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正常钻进过程中,钻进速度瞬时变
化非常小,而数据漂移区间的钻进速度显著偏离正常范围,达到 0.3mm?min或更高的数值。因此,将
数据漂移段的识别阈值设置为 0.01mm?min。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将数据漂移区间视为数据缺失,采
用统计分析或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缺失值插补。
图 4 数据漂移段 图 5 钻进速度随时间变化趋势
(3)尾部平台段:在钻杆到达孔底,在提升钻杆之前,操作者通常会关闭进水管,然后保持钻进
压力和转速不变,使钻头在孔底进行干烧和研磨操作,以确保岩心能够牢固卡住,提高岩心采取率。
图 6展示了此类数据的发展特征,钻进位移长时间停滞在某个位置。在处理尾部平台段时,可以首先
筛选钻进位移末尾值小于 0.5m的点,同时从末尾到初始依次反向遍历钻进位移参数,删除与末尾第
— 1 3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