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期
P. 12
图 5 城市水循环调控的四大战略及其相互关系
用水战略:严格利用,构建集约的社会水循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核心,是集约用水,实施
水资源总量和开发强度双控,减少从自然水循环取水,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向自然水循环排放污
水,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实现社会水循环从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化,以维持自然与社会水循
环结构、过程和通量的平衡。
治水战略:系统治水,保障良性的自然水循环。系统治水要尊重水循环的自然规律,维系和恢
复城市健康的水环境。海绵城市理念以保障良性的自然水循环为出发点,为我国城市系统治水提供
了新思路。海绵城市理念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水问题生态化的综合治理战略,既是城市水问题治
理的中国智慧,也是人类学习大自然智慧的集中体现。
管水战略:智慧水务,助力精细的水务管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水务的构想应运
而生。智慧水务的目标是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水文、水
动力模型等,深入挖掘和广泛运用水务信息资源,通过水务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
全面提升水务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实现水务的动态和精细化管理。
4.2 城市水循环调控的八字方针 以上述四大战略作为方向指引,概括提出城市水循环调控“安”
“和”“畅”“保”“节”“回”“净”“智”八字方针,统筹综合调控城市水循环。
安:确保水安全。要保障水源地,全面提高水厂运行安全系数,加强供水管网的检测和改造,
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确保供水安全。要加强风险管理,合理布局防洪治涝体系,既要防城市外过
境洪水——“外水”,又要治城市内积存涝水——“内水”,构筑“由外向内、由内向外”两道防线(图
6),综合统筹内外水,保障防洪治涝安全。
图 6 城市防洪治涝两道防线
和:水城共融、人水和谐。处理好城水关系、人水关系对于构建可持续城市水系统至关重要。
实现水城共融,就要做到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地,把水资源作为城市的刚性约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