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期
P. 128

图 3  产沙过程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

               随坡长延长,细沟侵蚀加剧             [33] ,所以坡面产沙量必然随坡长的延长而增大。但随着坡长延长,径流
               含沙量增加,水体能量主要消耗于泥沙的搬运,径流参与侵蚀的能力减小,所以产沙量增量会减
               小。随坡长延长产流量也表现出这一规律,结合晋西黄土坡面室内模拟试验结论                                      [20] ,推断 4 m 坡长为
               该研究区产流产沙量增量减小的临界坡长。初步建议,以 4 m 为间隔布设水土保持措施,以减缓坡面
               水土流失。当降雨强度为 60 mm/h,坡长由 2 m 延长至 4 m 时,坡面产沙量增量为 0.476 kg;当降雨强
               度为 90 和 120 mm/h 时,坡面产沙量分别增长到了 60 mm/h 时的 6.348 和 10.122 倍。除了雨滴能量这一
               因素外,降雨强度越大,坡面产流量越大,挟沙能力越强,而且降雨强度的增大使得径流紊动性增
               强 [34] ,侵蚀能力相应增大。各种因素相叠加,导致了坡面产沙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大显著增加。
                   相关性分析表明(表 2),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 0.747,与坡长之间
               的相关系数为 0.558,而在分别剔除坡长、降雨强度变量的影响时,降雨强度和坡长与产沙量之间的
               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0.900 和 0.838。说明降雨强度、坡长在对产沙量共同作用时,降雨强度与产沙量
               的相关性较坡长大,而此时两者对彼此都有一定的制约,当排除一个变量的影响,研究另一个变量
               对产沙量的作用时,二者均对其有很大的影响。
               3.3  EUROSEM 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图 2、图 3 显示 EUROSEM 模型可对产流产沙过程进行较为细致
               的模拟,且对产流过程的模拟效果较产沙好,而良好的模拟产流过程是模拟侵蚀产沙的基础                                           [10] 。在产
               流过程模拟中,产流率峰值出现时间与实测值稍有偏差,且坡长为 2 m、3 m 时,实测值整体在模型模
               拟值附近波动变化。而在 4 m 时实测值几乎均小于模型模拟值,但产流率达到峰值时其相对误差 RE 在
               不同雨强条件下分别为 3.50%、2.70%和 9.85%。在产沙过程模拟中,产沙率虽然都呈增长趋势,但产
               沙率峰值首次出现时间却较实测值提前了约 5 min,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模型中细沟侵蚀由预先设定好
               的参数进行模拟,而在实际产流过程中,细沟存在发育过程,该阶段使得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产
               生了时间差。由于与模型建立的试验土质不同,实测产沙率峰值出现的时间间隔也要长于模拟值。总
               体而言,雨强一定的条件下,产流产沙率实测值与模拟值间的差值随着坡长的延长而增大。
                   在产流产沙过程模拟的基础上,整体来看,EUROSEM 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在晋西黄土高原典型
               坡面上的应用比较成功。图 4 进一步表明,坡面产流产沙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呈显著线性关系(R 均约
                                                                                                      2
               为 0.984)。相比而言,该模型对产流量的模拟效果较产沙量好,其效率系数 ME 高达 0.978,模拟值
               与实测值相对误差 RE 范围为-12.95%~9.04%,从产沙量的模拟效果来看,虽然 ME 为 0.974,但其
               RE 范围为-14.72%~24.13%,以实际产沙量的 20%为许可误差,RE 合格率为 89%。另外,对比不同

                — 124  —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