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3期
P. 77
粒和黏性细颗粒的微团为主,无黏性颗粒粒径越大,混合土体起动时微团的直径越大,混合土体起
动时的阻力越大,起动切应力越大。
从图 5 中可以看出砂土(d =1.5 mm)-粉质黏土混合物的起动切应力随粉质黏土含量的增大而增
s
大,当 p =0%时,砂土(d =1.5 mm)-粉质黏土混合物的起动切应力取最小值,这一变化规律与 Van
sc
s
[23] [2] [24] [10] [25] [26]
Ledden 、Kothyari 等 、Ahmad 等 以及 Ye 等 的研究结果一致,而 Torfs 等 和 Barry 等 的研究
结果显示砂土-黏性土混合物的冲刷速率随黏性颗粒含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图 5 表明,两种砾
石-粉质黏土混合物的起动切应力随粉质黏土含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 p =20%时,两种砾石-粉
sc
质黏土混合物的起动切应力取最小值。
分析无黏性颗粒起动时的受力情况。假设颗粒以滚动的形式起动,颗粒受力情况如图 6 所示。
图 5 三种混合土体起动切应力变化规律 图 6 无黏性颗粒起动时受力
作用在颗粒 A 上的力包括:水流的推动力(F ),由于水流不均匀而产生的上举力(F l ),颗粒浮
d
[7,27]
重度(W)以及颗粒之间的黏结力(F ,F ,……,F ) 。颗粒 A 起动的瞬间,满足以 O 点为力矩点
cn
s
c2
c1
的力矩平衡:
F l + F l = W l + M c (2)
d
d
s w
l l
式中: l 、 l 、 l 分别为水流推动力、上举力和浮重度的力臂; M 为颗粒 A 与周围颗粒之间黏结力
w
c
l
d
的力矩。
水流推动力、上举力和浮重度的表达式分别为:
F = C ρ a d u 2 (3)
2
s
d
d
w 1
F = C ρ a d u 2 (4)
2
s
w
l
l
2
W = ( ρ - ρ w ) ga d s 3 (5)
s
s
3
式中: C 为水流推动力的系数; C 为上举力的系数;ρ 为无黏性颗粒的密度; a d 为水流推动力
2
1 s
s
d
l
3
的作用面积, a 是系数; a d 为上举力的作用面积, a 是系数; a d 为无黏性颗粒的体积, a 是
2
1 2 s 2 3 s 3
系数。
图 7 粉质黏土含量 20%,砂土(d s=1.5mm)-粉质黏土混合物
— 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