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4期
P. 103

d          2 ö
                                                    re = ç æ 1  × å( f ′ - f i  ÷ )                   (13)
                                                                  i
                                                        è  d  i = 1     ø
               式中:d 为频谱 F = [ f ,f ,,f       ] 的数据长度, F ′ = [ f ′ ,f ′ ,,f ′     ] 为自编码器的输出。
                                  1  2       d                     1    2         d
               3.2.3  频域劣化指标        按照计算时域劣化指标的思路,定义频域劣化指标 FI,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
                                                               fdf
                                                           FI =   m                                   (14)
                                                               fdf θ
               式中: fdf 为典型工况(P ,H )的频域差异特征正常阈值; fdf 为典型工况(P ,H )的待测样本
                                                                                         m
                                                                                              m
                                           m
                                       m
                                                                           m
                        θ
               频域差异特征值。
               3.3  综合劣化指标        时域劣化指标和频域劣化指标从不同角度评价机组运行状态,都能有效地反映
               机组健康状态劣化趋势和劣化程度。然而,只采用时域劣化指标或频域劣化指标不能充分反应机组
               状态变化情况,同时监测两种劣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又增加了健康评价的复杂度。因此,为了更全面
               地描述水电机组健康状态变化情况,同时简化评价方式,增强实用性,将时域劣化指标和频域劣化
               指标融合得到综合劣化指标 CI,如下式所示:
                                                       CI = ω TI + ω FI                               (15)
                                                             1    2
               式中: ω 为时域劣化指标 TI 的权重; ω 为频域劣化指标 FI 的权重。
                       1                            2
                   为提高 CI 对异常状态的敏感性,本文取 ω =                  TI   ,ω =    FI   。
                                                         1  TI + FI  2  TI + FI


               4  实例分析


               4.1  数据说明      以某电站 3 号机组为研究对象,该机组水轮机型号为 ZZA315-LJ-800,额定转速
               107.1 r/min ,额定功率 200 MW,额定水头 47 m。2015 年 8 月 28 日工作人员发现 3 号机组运行时有明
               显异常声音,后停机检查发现该机组转轮室中环钢板出现脱落,中环、下环出现严重裂纹,桨叶裙
               边损伤严重。从电站状态监测系统中获取了 3 号机组 2015 年 8 月份历史监测数据 355 组,每组数据包
               含轴向振动 A 波形数据和两个工况参数(有功功率和水头)。每个波形包含 16 个键相,共 4096 个点,
               采样频率为 458 Hz。这 355 组数据的工况参数变化范围                             表 1  3 号机组工况参数变化范围
               如表 1 所示。
                                                                     工况参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变化范围
                   由于水头变化范围DH 和有功变化范围DP 均在 3%                        有功功率      197.9MW  202.3MW    2.2%
               额定值以内,可将这 355 组数据的工况视为同一工况。                             水头       51.57m   52.45m    1.88%
               4.2  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在前 235 组数据的采样时

               间内,现场未发现机组异常,可将前 235 组数据视为正常数据。选取前 50 组数据的轴向振动波形构
               成标准集,用来计算标准时、频域特征,第 51 组至第 150 组数据的轴向振动波形构成正常集,用来
               计算时、频域差异特征正常阈值。第 151 组至第 355 组数据的轴向振动波形构成测试集,用来检验所
               提劣化指标的有效性。
                   计算时域劣化指标时,首先根据类内距离评估指数得到特征空间重构参数 p 和 q 的最佳取值,分
               别为 64、64,然后对各数据集中的样本进行特征空间重构和 SVD。计算频域劣化指标时,对轴向振
               动波形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数据长度为 2048,基于 Keras 框架下设计自编码器结构如表 2 所
               示。标准集中 70%的数据用于训练,余下 30%的数据 用于验证,并采用自适应动量优化算法训练自
               编码器网络参数来最小化损失函数。时域劣化指标和频域劣化指标计算流程分别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由于本文试验中采用的样本数量远少于实际监测系统中的海量数据,故计算的正常时、频域差
               异特征值涵盖范围有限,为降低正常状态被误判为故障的概率,在计算时域、频域差异特征正常阈
               值时,置信区间应取较高的置信度,本文取置信度为 99%。
                   图 5 至图 7 为测试集中样本时域劣化指标,频域劣化指标和综合劣化指标。可以看出,3 个指标
               都能反映机组机组健康状态的劣化过程,起到故障预警作用。从 20150822T04∶38∶00 开始,综合劣

                                                                                               — 479  —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