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2022年第53卷第1期
P. 14

[ 11] 胡春宏 . 我国多沙河流水库“蓄清排浑”运用方式的发展与实践[J]. 水利学报,2016,47(3):283-291 .
                [ 12] 李国英 . 黄河调水调沙[J]. 人民黄河,2002,24(11):1-5 .
                [ 13] 李国英 . 基于水库群联合调度和人工扰动的黄河调水调沙[J]. 水利学报,2006,37(12):1439-1446 .
                [ 14] 黄河水利委员会 . 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
                [ 15] 张金良 . 黄河调水调沙实践[J]. 天津大学学报,2008(9):1046-1051 .
                [ 16] 张金良 . 多沙河流水利枢纽工程泥沙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9 .
                [ 17] 钱宁,张仁,赵业安,等 . 从黄河下游的河床演变规律来看河道治理中的调水调沙问题[J]. 地理学报,
                       1978,33(1):13-24 .
                [ 18] 韩其为,杨小庆 . 我国水库泥沙淤积研究综述[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1(3):169-177 .
                [ 19]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水库淤积问题的研究[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59 .
                [ 20] 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河渠研究室水库组 . 陕西省百万方以上水库淤积情况调查[J]. 陕西水利科技,
                       1973(1):27-35 .
                [ 21] 郭玲 . 巴家咀水库除险加固后运用方式探讨[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47(8):47-48,51 .
                [ 22] 胡春宏,王延贵,张世奇,等 . 官厅水库泥沙淤积与水沙调控[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
                [ 23] 龙毓骞,张启舜 . 三门峡工程的改建和运用[J]. 人民黄河,1979(3):1-8 .
                [ 24] 粟宗嵩 . 国外近代治水的教训及从中得到的启示[J]. 灌溉排水学报,1974(1):3-10 .
                [ 25] 林一山 . 水库长期使用问题[J]. 人民长江,1978(2):1-8 .
                [ 26] 陆大璋 . 青铜峡水库的排沙措施及效果[J]. 人民黄河,1987(4):18-21 .
                [ 27] 焦恩泽,姜乃迁,黄伯鑫 . 青铜峡水库泥沙运动规律分析[J]. 人民黄河,1983(5):22-25 .
                [ 28] 焦恩泽 . 可用库容问题的研究[J]. 泥沙研究,1981(3):57-66 .
                [ 29] 刘继祥 . 水库运用方式与实践[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
                [ 30] 涂启华,扬赉斐 . 泥沙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
                [ 31] 曹如轩,陈景梁 . 关于我省水库规划布局和运用方式的初步意见[J]. 陕西水利科技,1974(3):21-34 .
                [ 32] 王开荣,李文学,郑春梅 . 黄河泥沙处理对策的发展、实践与认识[J]. 泥沙研究,2002,47(6):26-30 .
                [ 33] 张金良,乐金苟,季利 . 三门峡水库调水调沙(水沙联调)的理论和实践[C]/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
                                                                                /
                       专业委员会 . 黄河三门峡工程泥沙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 北京: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
                       2006 .
                [ 34] 万新宇,包为民,荆艳东 . 黄河水库调水调沙研究进展[J]. 泥沙研究,2008(2):77-81 .
                [ 35] 张金良,索二峰 . 黄河中游水库群水沙联合调度方式及相关技术[J]. 人民黄河,2005(7):7-9,63 .
                [ 36] 陈效国,吴致尧 . 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的回顾与进展[J]. 人民黄河,2000(8):1-2,14 .
                [ 37] 安新代,石春先,余欣,等 . 水库调水调沙回顾与展望——兼论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J]. 泥沙研究,
                       2002(5):36-42 .
                [ 38] 张金良,练继建,万毅 . 基于多库优化调度的人工异重流原型试验研究[J]. 人民黄河,2007,29(2):1-4 .
                [ 39] 万占伟,李福生 . 古贤水库建设的紧迫性和建设时机[J]. 人民黄河,2013,35(10):33-35 .
                [ 40] 万占伟,安催花 . 黄河古贤水库淤积平衡形态分析计算[C]/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 .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北京: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
                       泥沙专业委员会,2003:446-450 .
                [ 41] 余光夏 . 论陕西省泾河东庄水库工程[J]. 西北水电,1990(2):1-10 .
                [ 42] 付健,刘继祥,侯红雨,等 . 东庄水库开发任务和建设时机分析[J]. 人民黄河,2013,35(10):48-50 .
                [ 43] 刘继祥,刘红珍,付健,等 . 黄河中下游洪水泥沙分类管理研究[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20 .
                [ 44] 张金良,付健,韦诗涛,等 . 变化环境下小浪底水库运行方式研究[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9 .
                [ 45] 王煜,李海荣,安催花,等 .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5 .
                [ 46] 张金良 .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研究[J]. 人民黄河,2016,38(10):119-121,136 .
                [ 47] 王延红 .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的作用与效益分析[J]. 人民黄河,2010,32(10):119-121 .
                [ 48] 胡春宏,陈建国,陈绪坚 . 论古贤水库在黄河治理中的作用[J]. 中国水利,2010(18):1-5 .
                [ 49] 梁艳洁,谢慰,赵正伟,等 . 东庄水库运用方式对渭河下游减淤作用研究[J]. 人民黄河,2016,38(10):
                       131-136 .
                [ 50] 钱胜,付健,盖永岗,等 . 渭河下游洪水冲淤特性对东庄水库运用要求分析[J]. 陕西水利,2013(6):
                       131-133 .
                                                                                                 — 9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