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2022年第53卷第1期
P. 6

水      利      学      报

                 2022 年 1 月                         SHUILI    XUEBAO                        第 53 卷  第 1 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22)01-0001-10

                           多沙河流水库“蓄清调浑”运用方式及其设计技术



                                               张金良 ,胡春宏 ,刘继祥              1
                                                                3
                                                      1,2
                                       (1.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3;
                                  2. 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摘要:系统总结了 1950 年代以来我国多沙河流水库运用方式发展历程,阐释了不同时期水库运用方式及其设计
                 技术的发展变化,详细剖析了“蓄清调浑”运用方式及其设计技术。“蓄清调浑”运用将以往低壅水“拦粗排细”传统
                 拦沙模式发展为“小水拦沙,大水排沙,适时造峰,淤滩塑槽”滩槽同步塑造运用和拦沙库容多元化利用,改变了
                 只淤不冲的传统拦沙模式,正常运用期采用水沙分级分类调度辅以非常规排沙调度,实现协调水沙关系和拦沙库
                 容再生利用,能在长期保持水库有效库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兼顾水库调水调沙需要,有效避免了泥沙淤积占用水
                 库有效库容,减少了水库强迫排沙对下游水沙关系的不利影响,是对“蓄清排浑”运用的继承和对“调水调沙”的全
                 面发展。在设计技术上,为了更好地满足调沙需要,要求科学合理设计调沙库容和排沙水位相应泄流规模,考虑
                 调沙过程中的不同淤积状态,按照“深槽调沙、中槽兴利、高槽调洪”的库容分布规则进行水库库容配置;超高含
                 沙量河流要在正常泄流排沙孔以下增设非常排沙底孔,形成“正常+非常”双泥沙侵蚀基准面;特高含沙量河流水
                 库有效库容保持和供水调节之间难以协调,要采用水沙分置开发方式。研究成果将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多沙
                 河流水库工程设计与运行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黄河;水库泥沙;蓄水拦沙;蓄清排浑;蓄清调浑;运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TV1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10122


               1  研究背景


                   我国北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多沙河流,水少沙多、输沙量大、含沙量高,在这些河流上修建
               水库,往往带来大量的泥沙淤积               [1-3]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泥沙问题             [4-5] 如果处理不当,对工程的影
                                                                                 [6]
               响是全方位的。库尾泥沙淤积处理不当,会造成泥沙淤积末端不断上延 ,扩大水库淤积、淹没范
                                     [7]
               围,导致移民和社会问题 ;库区泥沙淤积处理不当,会造成水库有效库容不断淤损,导致开发目标
               难以实现;坝前泥沙淤积处理不当,会造成泄流孔洞淤堵、大坝受力结构变化等,导致安全运行事
               故频发;泄水孔洞防沙避沙处理不当,会导致机组或泄流建筑物严重磨蚀等。黄河干流的三门峡水
               库、盐锅峡水库、青铜峡水库,支流蒲河的巴家咀水库和延河的王瑶水库等大量水库均因泥沙淤积
                       [3]
               被迫改建 。
                   为了控制水库泥沙淤积,长期保持水库有效库容,实现水库开发目标,我国水利科技工作者围
               绕多沙河流水库设计和运用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在早期“蓄水拦沙”运用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
                                                     [8]
               验,逐渐发展形成了“蓄清排浑”运用方式 ,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                                 [9-10] ,特别是小浪底水库的成
               功建设投运,标志着多沙河流水库“蓄清排浑”运用方式及其设计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11] 。小浪底水库
               投入运行之后,开展了黄河调水调沙理论研究与实践                         [12-15] 以及黄河古贤、泾河东庄、甘肃马莲河等多


                  收稿日期:2021-01-27;网络首发时间:2021-06-09
                                /
                  网络首发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10608.1649.001.html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C04025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C0402408)
                  作者简介:张金良(1963-),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黄河流域重大水工程与水沙调控研究。E-mail:jlzhangyrec@126.com
                  通讯作者:胡春宏(1962-),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泥沙运动理论与江河治理研究。E-mail:huch@iwhr.com
                                                                                                 — 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