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2022年第53卷第3期
P. 29
降温幅度约 1.5 ℃(P<0.05)。区域外调水灌溉导致的降温效应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对研究区以外的地
区影响较小。在冬季,研究区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出现增温效应,增温幅度达到 0.25 ~ 0.5 ℃(图 9(c)(d))。
此外,研究区中心存在降温效应,降温幅度约 0.5 ℃(P<0.05)。
46°N 46°N
38°N 38°N
72°E 80°E 88°E 96°E 104°E 112°E 72°E 80°E 88°E 96°E 104°E 112°E
-2.5 -1.5 -0.5 0.5 1.5 2.5 -2.5 -1.5 -0.5 0.5 1.5 2.5
(a)夏季 RCP45 (b)夏季 RCP85
46°N 46°N
38°N 38°N
72°E 80°E 88°E 96°E 104°E 112°E 72°E 80°E 88°E 96°E 104°E 112°E
-0.75 -0.25 0 0.25 0.75 -0.75 -0.25 0 0.25 0.75
(c)冬季 RCP45 (d)冬季 RCP85
注:图中黑点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为 0.05 的检验
图 9 西北地区调水后气温变化(单位:℃)
图 10 为 RCP4.5 和 RCP8.5 情景下调水灌溉后研究区单位面积气温年内变化情况。如图 10 所示,
RCP4.5 和 RCP8.5 情景下的气温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全年均呈现降温效应。两种情景下气温最高
降幅分别为 1.2 ℃和 1.5 ℃,其中 RCP8.5 情景下气温降幅最大。两种情景下最大的降温效应均发生在
7 月份,最小降温效应均发生在 4 月份。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0
气温变化量/℃ -0.4
-0.8
-1.2
RCP45 RCP85
-1.6
图 10 研究区单位面积气温年内变化
3.5 气象要素的垂直变化 利用区域外调水进行大面积灌溉不仅在近地面层产生了区域气候效应,
同时也影响着垂直高空的气象要素。图 11 为研究区在 100 ~ 925 hPa 垂直高空处的气温、纬向风、经
向风、相对湿度、比湿以及湿静能在调水后单位面积变化量的垂直廓线图。如图 11(a)所示,夏季气
温在 600 ~ 925 hPa 高度主要表现为降温,而在 200 ~ 600 hPa 高度则存在一定的升温,这可能与潜热
通量在高空中凝结形成降水,释放热量有关。同样的现象也能在冬季发现,不同的是降温发生在
800 ~ 925 hPa,升温则发生在 500 ~ 800 hPa 之间。灌溉试验将研究区默认的半荒漠土地类型修改为
C4 草类植物类型,改变了地表粗糙度,使得近地面风速发生较大的改变。纬向风速在夏季的最大变
-1
-1
化量约 0.2 m·s ,在冬季最大变化量约-0.35 m·s ,且变化主要在 700 ~ 925 hPa 高度(图 11(b))。经
— 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