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2023年第54卷第6期
P. 84
图 11 土颗粒定向角分布 图 12 冻融作用下平均孔隙率变化
3.2.5 孔隙概率熵 H变化 H可以描述孔隙方向性, 表 1 土体孔隙率与冻融次数拟合参数
根据式(6)计算: 土样含水率 a b c R 2
n
15% 0.1276 0.0260 0.5044 0.9982
H =- PlogP i (6)
∑
n
i
i =1 18% 0.1359 0.0194 0.7078 0.9193
式中:H为概率熵;P为第 i个区间内孔隙百分比。H
i
21% 0.1294 0.0224 0.6470 0.8712
取值范围为 0~1,H越大,说明孔隙方向越混乱。
饱和 0.1299 0.0405 0.8571 0.8325
15%、18%、21%和饱和含水率土样经过不同冻融
次数后的 H变化如图 13所示,各含水率土样的 H随冻
融循环次数增多呈减小 - 增大 - 减小的规律,其中在 7
次冻融后 H普遍减小,15次冻融后有所恢复上升,但
经过 30次冻融后又有明显下降。说明冻融循环作用会
改变土体结构,进而改变土体内孔隙方向。
3.3 相关性分析 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和微观参数是土
体特性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表现,二者之间具有
一定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法可用来衡量两变量
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利用 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各含水率土体冻融作用
下的 φ 、 c、 R、 F、 P和 H 进 行 相 关 性 分 析。15%、 图 13 冻融作用下孔隙概率熵变化
18%、21%和饱和含水率土体各参数间相关性如图 14所示,红色和蓝色分别表示正相关与负相关,圆
圈大小和颜色的深浅表示相关性的大小,圆圈越大,颜色越深则相关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通过分析
比较,各含水率土体 φ与各参数间相关性较弱,无明显规律。c主要与 P和 R相关,与 P高度负相
关,即 P越大,c越小。土体微观参数间有明显的自相关性,R与 F呈负相关,与 H呈正相关,即 R
越大,土颗粒越接近圆形,则土颗粒表面越规则,土体孔隙方向越混乱。
土壤由固- 液- 气三相组成,冻结时土壤中水分由液态变为固态,水分体积膨胀约 9%,土壤颗粒
在水分的冻胀效应下发生挤压,变形和破裂。冻融作用会导致新孔隙出现和原有孔隙的连接贯通,反
复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孔隙变大增多会显著增大土体的 P [39] ,而土体 c主要来源于土颗粒之间的摩
擦力和胶结作用,土体 P变大会破坏土颗粒之间的胶结作用,减小摩擦力,降 低 土 体 c,故土体 c
与 P高度负相关;另外,反复冻融作用会使土颗粒表面突出部分发生磨损,土颗粒表面变得规则,
趋于圆形发展,孔隙的方向性减弱,土颗粒 F减 小,R和 H增加,故 土 体 R与 F负 相 关,与 H正
相关。
2
— 7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