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2024年第55卷第1期
P. 113

颗粒发生了明显异质聚集,盐度增加可提高异质聚集率,这与 Wang等                                [44] 利用原始和老化 PE颗粒与
              典型黏土矿物异质聚集沉降实验结果一致,高盐度有利于 PE颗粒的异质聚集沉降。聚集颗粒物特性
              与水流特性也是影响异质聚集的重要因素。
              3.2.3 河口水动力条件 河口是陆海相互作用和人类生产生活高度密集的关键地带,受径、潮流互相
              影响,水动力条件十分复杂,同时也是极端天气的直接影响地区,更加剧了河口水动力条件的复杂
              性。河口水流剪切力对异质聚集有双重作用,进入水体中的颗粒物会在水流剪切力的作用下 “失稳”,
              彼此碰撞发生絮凝,而絮凝过程进一步发展,随着聚集体越来越大,黏结作用减弱,在水流剪切力作
              用下会破碎;最后各颗粒物在不断失稳、碰撞、絮凝、破碎、再碰撞等周而复始的过程中达到相对平
              衡的状态。目前,关于动水作用下细颗粒泥沙与 MPs异质聚集的研究成果鲜见,但已有丰富的研究成
              果证明河口水动力条件对细颗粒泥沙和 MPs的输移及归趋至关重要。TeresaS等                                [45] 和李振亮等    [46] 得出
              了比较相似的结论,即在比较小的水流剪切力时,聚集体的聚集态大于分散态;在中等水流剪切力
              时,絮凝发生率最大化,此时产生了最大的聚集体;当水流剪切力进一步增大,聚集体分散态大于聚
              集态,大粒径的聚集体会破碎成较小的颗粒。顾伟康                          [47] 在研究水动力变化条件下三峡库区支流 MPs
              输移过程时,也发现水流的湍流混合作用对 MPs的垂向运动影响很大。
              3.2.4 其他自然和人类活动 BrowneM A等               [48] 对英国 Tamar河口的风向和沉积方式对 MPs空间分布
              模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表明在顺风的地方,密度较小的 MPs更丰富,细颗粒泥沙沉积也更多;然
              而,无论盛行风和沉积方式如何,MPs的丰度在整个河口保持不变;与 MPs模式相反,在一个有更多
              细颗粒泥沙沉积的逆风地点,有相当数量、非常密集的 MPs,说明细颗粒泥沙的絮凝过程有助于 MPs
              在水体中的运动。因此,测试 MPs的丰度与世界各地海滩岸线沉积物颗粒大小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49]
              也表明人口越多的地区有更多的 MPs碎片。Barnes 在 2005年就首次研究了整个南半球塑料碎片堆
              积的时空趋势,表明其堆积赋存与纬度明显相关,超过 90%的塑料碎片丰度变化可以用采样国的人口
              密度来解释。已有较多关注于河口或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中 MPs赋存特征的研究成果,同样说明 MPs
              或细颗粒泥沙的含量和空间变化取决于若干环境因素,包括邻近海岸线、人为压力水平、河口位置或
              建筑物以及是否存在植被等             [50] 。
                  综上,驱动和影响河口细颗粒泥沙与 MPs异质聚集的因素包括颗粒物自身理化性质、水体化学条
              件、河口水动力条件、其他自然和人类活动等。其中,颗粒物自身理化性质包括细颗粒泥沙与 MPs的
              尺寸、形状、种类、密度、比表面积、表面官能团、吸附点位等;水体化学条件有 pH值、温度、盐
              度、离子组成和强度、溶解其他物质等;河口水动力条件有流场、流速、流量、流态、水位等;其他
              自然和人类活动有风力作用、光照作用及暴雨、台风、植物、微生物、水工建筑物等。
                  根据目前研究进展,关于细颗粒泥沙和 MPs相互作用的研究多是在静水条件下进行的,没有考虑
              湍流影响,而在实际水体中,湍流是影响泥沙与 MPs聚合过程的重要因素                                   [39 - 42] 。目前,受限于实验
              手段,在动水条件下进行悬浮细颗粒泥沙与 MPs聚集以及二者形成聚集体后对水体中其他污染物(如
              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解吸过程研究还比较困难,因此复杂水动力条件下泥沙运动对 MPs迁移转化及
              归趋的影响研究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4 河口异质颗粒物聚集的环境效应分析


              4.1 河口异质颗粒物聚集及环境效应 河口承担泄洪、纳潮、供水、生态、航运等多种重要任务,水
              系复杂交织、人类活动影响剧烈,使河口的 MPs和重金属等污染防控面临巨大挑战,除来自区域经济
              和人口快速增长压力外,还面临复杂多变的水动力和化学条件压力。河口异质聚集会显著改变悬浮
              MPs的分布和赋存,加之水流扰动会使底部沉积物中赋存的 MPs进入上覆水体,成为 “新污染源”,
              泥沙与其作用后的不均匀沉降,还会进一步改变河口沉积物中 MPs的赋存,对生活在潮间带的水生动
              植物产生影响,目前这种危害的 “质” 并不十分明显,如栖息地环境变化、交配产卵行为异常、发育
              和活动受阻等,但随着污染物不断积累增多,“量变” 终会产生 “质变”,带来极大危害。

                     8
                —  1 0  —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