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2024年第55卷第1期
P. 34

点位置的学习效果。
              3.2.4 线段校正模块 将线段采样集合、骨干网络提取的特征图输入线段校正模块,预测采样线段是
              否为该图像场景下的真实线段。对于线段列表中的每条候选线段,将其两端点坐标输入 LoI池化层                                             [14]
                                                                                      2
                                                                                 1
              并返回固定长度线段张量。如式(3)所示,LoI池化首先计算线段两端点 p 和 p 之间 N个均匀间隔的
                                                                                 j    j       p
              线段线性内插点坐标 q。
                                   k
                                             k     N - k
                                                    p
                                                 1
                                                        2
                                        q=      p+     p,k ∈{0,1,…,N - 1 }                             (3)
                                                                             p
                                                 j
                                         k
                                                        j
                                           N - 1   N - 1
                                             p      p
                  为了避免人工量化,在得到线段内插点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之后,对其进行最大池化操作,然后拉平
              为 1D张量。将该张量输入到一个两层的全连接层神经网络,输出一个 logit值。线段预测损失计算采取二元
              交叉熵损失函数,由 logit值与线段真实标签计算损失表示为 Loss 。因此网络整体损失 Loss可表示为:
                                                                      ver
                                                    Loss = Loss + Loss                                  (4)
                                                             junc  ver
              3.3 施工活动时间信息转换方法 前述改进的 HT - LCNN模型对隧洞施工日志进行手绘横道图检测后
              的结果储存在大小为( n,m,l)的数组中,其中 n表示检测到的手绘横道图线段数量,m= 2为线段端
              点数,l = 2表示端点坐标数。施工活动时间信息转换的实现流程如图 5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施工时刻- 活动坐标系。如图 6所示,以预处理后的图像为基础建立施工时刻- 活动坐标系,其
              中 X方向表示施工活动,A—O表示各项施工活动,Y方向表示施工时间(min),单位表格表示 15min。
















                         图 5 施工活动时间信息转化流程图                               图 6 施工时刻- 活动坐标系


                  (2)判断所识别线段方向。在图 6中,X方向的线段表示各项施工活动间的衔接关系,其长度无
              实际意义;Y方向的线段表示不同类型的施工活动,其长度表示施工活动时间。因此在进行施工活动
              时间信息转换时,只需考虑 Y方向线段。设第 i条线段两端点坐标为 a、b,其中,端点 a 坐标为
                                                                                i   i              i
              ( x,y),端点 b坐标为(x,y)。当两端点位于表格同列表格时,可判断该线段为 Y方向,因此
                                        bi
                                             bi
                               i
                ai
                     ai
              设置方向阈值 t,同时设置线段与 X坐标夹角正切值阈值为 h,则线段方向判别条件可以表示为:
                                             {  x- x ≤t   (i = 1 ,2,…,n)                                (5)
                                                    bi
                                                 ai
                                                y- y
                                                 ai
                                                    bi
                                                x- x  ≥h
                                                 ai  bi
              式中:阈值 t和 h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t通常不大于表格中一列的宽度,即记录活动的线段
              不会超出该列;h可以选择一个较大的值,例如 tan85°。当判别式成立时,认为第 i条线段表示某类型
              的施工活动。
                  ( 3)计算施工活动时间。对沿 Y方向线选取起始端点坐标,根据端点的 X坐标判断施工活动类型,
              端点的 Y坐标判断所处时刻并按式(6)计算活动持续时间。
                                                       T= y- y                                          (6)
                                                             aj
                                                        j
                                                                bj
              式中:T为施工活动持续时间,min;j为提取到的所有施工活动的索引,j = 1 ,2,…,m,其中 m表
              示提取到的所有施工活动数量。
                                                                                                 —  2 9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