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2024年第55卷第6期
P. 113
38.5min开始,至 115h36min结束。在上一阶段坝体发生小范围流土和局部坍塌后,该区域坝体坡
面上游裂缝宽度较之前数量增多、宽度加大(见图 6(b))。试验历时 113h38.5min,标高 760m平台
以下坝面出现大范围散浸,平台上游坝体坡面也出现了一定范围的散浸区域。初期坝上游坝面有继续
向上隆起的趋势,同时在平台上游也出现了坝面隆起现象,如图 7(b)。随着坝体散浸范围持续扩大
并不断有渗透水逸出,试验历时 114h46min,在平台处发生了大范围流土,随后平台上游的纵横裂
缝逐步扩展贯通,最大裂缝宽度达 13mm,如图 6(c)。此时平台上游坝面隆起加剧,最 大隆起高度
约为 4.0cm;随着坝体纵横裂缝的扩展,至试验历时 115h35min,坝面出现了塌陷,最大深度约为
5.2cm,如图 7(c)。
由于堆积坝右侧坝体发生了较大范围流土、蠕滑等渗透破坏,使该区域土层略微变薄,与此同时
坡面渗水使该区域水位降低,致使该区域附近的 p1、p2测点的孔隙压水压力值略有降低,其他测点
变化不明显直至渗透破坏发展阶段结束,如图 8(a)所示。
图 6 试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堆积坝体变形情况
图 7 坝体位移三维激光扫描结果(竖直方向,位移向下为正)
3.1.3 深层滑动阶段 该阶段为堆积坝深层滑动阶段(试验历时 115h36min—115h37.5min)。试
验历时接近 115h36min时,平台上部坝体裂缝向上方扩展至堆积坝坝顶、向下延伸至已发生坍塌
区域,形成了贯穿性裂缝,如图 6(c),随后坝体出现大范围深层滑动;堆积坝体发生整体 向下滑
移后,残余坝体由于出现临空面又陆续发生了塌落下滑直至坝体处于新的平衡状态,该过程共持续
约 1min20s。
— 7 3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