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2024年第55卷第10期
P. 110
其中,分别位于滑坡体前缘左右两侧的监测点 ZGX67和 ZGX68存在明显变形。研究发现:当 5月库
水位从 155m迅速下降时,ZGX68和 ZGX67的位移速率急剧增加;库水位在 145m低水位波动时,两
点的位移值缓 慢上 升。上 述结 果表明 滑坡 主要受 库 水 位 下 降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动 水 压 力 的 影 响。自 动
GNSS监测点与人工监测点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监测曲线如图 5所示。
图 5 自动 GNSS监测点 2022年累积位移- 时间曲线
3.2 变形机理分析 综合现场调查(见图 1)以及监测数据分析可得出(1)ZG68监测点和 ZGX68监测
点:其北侧边界临接北泥儿湾滑坡且处于冲沟边界,受库水位波动、库水侵蚀作用下,黑石板滑坡有
向冲沟方向变形的趋势。( 2)ZGX67监测点:根据宏观变形观测,发现前缘左侧出现的局部变形,是
由于滑坡覆盖层结构松散,坡体较陡,库水位下降时受动水压力作用,导致滑坡体容易发生局部滑
塌,库水的长期浸泡使滑带力学性质降低,抗滑力减小,且前缘存在局部塌岸,致使临空面积增大,
因而引发前缘左侧局部变形。
- 5 - 3 [27]
三峡库区动水压力型滑坡的渗透系数为 1.16 × 10 ~2.31 × 10 cm?s 。而黑石板滑坡的消落带渗
- 4 - 4
透系数为 4.17 × 10 ~6.76 × 10 cm?s,符合库区内动水压力型滑坡的特征。滑坡体渗透系数越小,库
水位下降时滑坡前缘产生较大水头差的可能性就越大,动水压力越大。地下水渗透压力会随着库水位
的升降而变化,黑石板滑坡的渗透系数远远低于库水位变化速率。在库水位下降时,由于滑坡体渗透
性差,地下水排水的进程较缓慢,从而形成地下水与库水的正落差,渗透压力指向坡体外侧,不利于
坡体稳定。同时适逢雨季,滑坡体存在大量裂缝,雨水容易渗入滑坡体内部,将进一步抬高地下水
位,产生更大的动水压力。另外当三峡水库水位急剧下降时,滑坡前缘呈现出 “弱透水” 的变形特
性,监测曲线上呈现出典型的 “阶跃型” 特征。
目前,三峡水库每年 175~145~175m的大幅度水位升降已成为常态,在库水的浸泡和冲刷作用
下滑坡前缘的岩土体强度降低 [28] 。滑坡前缘的中部及左右侧产生的局部变形,有推动滑坡整体变形的
趋势,呈现出牵引式的失稳模式。
3.3 滑坡变形对库水位变化响应规律分析及阈值确定 根据前面变形分析,ZG68监测点处滑坡变形
较为显著,代表了滑坡的变形趋势,且监测数据较为完整,因此以 ZG68人工监测点为代表进行滑坡
变形与库水位变化响应性分析。根据前文分析可知黑石板滑坡变形主要受库水位升降的影响,所以将
库水位升降分为 4个阶段:库水位从 145到 175m的上升阶段、库水位从 175到 145m的下降阶段、
库水位在 175m的波动阶段、库水位在 145m的波动阶段。2017—2022年库水位从 145到 175m的上
升阶段人工监测点 ZG68无明显的位移或位移值上升比较缓慢,说明黑石板滑坡前缘的变形受库水位
上升的影响较小。2017—2022年,每年库水位下降的时候滑坡前缘的累积位移才开始出现大幅度阶
跃,由此将黑石板滑坡定性为动水压力型滑坡。
如表 2和图 6所示,2017—2022年期间滑坡 6次阶跃变形开始时,对应的三峡库区水位高度为
165.22、163.58、165.20、166.52、165.54和 165.35m。即每当库水位下降至 165m左右的时候,滑坡
中前缘及南北两侧就开始出现大变形,库水位在 145m低水位波动时滑坡中前缘及南北两侧持续变
— 1 2 0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