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2024年第55卷第10期
P. 136

维持供需平衡;在相关性较低的阶段,供水可以相对稳定或适度减少。即在水资源调控时,为使得因
              旱损失风险最小,应保障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供水量,适当减少第三阶段的供水量,实现调度期内
              水量对冲。因此,将抗旱时段分为三期,分别为 7—12月、1—4月、5—6月。




































                                                 图 7 水库逐月分级分期旱警水位
                                           表 2 典型年各月供水率与减产率偏相关系数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轻旱年     - 0.58  - 0.41  - 0.45  - 0.46  - 0.32  - 0.37  - 0.16  - 0.14  - 0.20  - 0.28  - 0.15  0
               中旱年     - 0.43  - 0.31  - 0.35  - 0.40  - 0.26  - 0.34  - 0.14  - 0.10  - 0.28  - 0.26  - 0.14  0
               重旱年     - 0.50  - 0.42  - 0.36  - 0.34  - 0.38  - 0.38  - 0.08  - 0.19  - 0.20  - 0.29  - 0.13  0
               特旱年     - 0.51  - 0.39  - 0.42  - 0.31  - 0.40  - 0.33  - 0.05  - 0.13  - 0.17  - 0.26  - 0.09  0


                  结合分级旱警水位,取各分期中最高分级旱警水位为相应分期内的分级旱警水位,得到东庄水库
              分级分期旱警水位如图 8所示;若同期分级旱警水位有相同情况,可依据高级别旱警水位发布预警
              信号。

              4 结论


                  现有旱警水位的确定方法注重于水资源供需双侧的匹配度上,而忽略供水效益。在干旱时期,水
              资源调配的主要矛盾是有限水资源难以满足各用水部门的需求,核心在于实现水资源效益与公平的均
              衡配置。通过优化水资源调度与配置,使得供水过程符合用水部门的需水特性,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根据优化结果合理分析并设置分级分期旱警水位,进行预警可以有效降低因旱损失风险。本文通
              过分析旱警水位的发展历程与作用,拓展其定义;为揭示抗旱时期应重点关注用水部门的用水效益,
              以农业部门的需水特性为代表,将水库调度模型与 AquaCrop - OSPy模型结合;通过分析因旱损失风险
              曲线与需水敏感度变化确定水库的分级分期旱警水位;最后以东庄水库为实例计算了其分级分期旱警
              水位。主要结论如下:

                     6
                —  1 2 6 —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