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2025年第56卷第8期
P. 115
图 8 风机频率预测影响变量 SHAP值 图 9 基于 SHAP理论的单个样本预测
4.3 对比分析与讨论
4.3.1 不同模型预测精度对比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基于测试集数据,选取决定系
2
数 R、均方误差 MSE、均方根误差 RMSE、平均绝对误差 MAE四种误差指标作为对比分析标准,将
IHPO - XDF算法与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BoostingDecisionTree,GBDT)和决 策 树 (DecisionTree,
DT)以及传统的 DF算法和 XGBoost - DF算法进行比较,所有训练均在配备 IntelCorei7处理器、16GB
RAM和 NVIDIAGeForceGTX系列显卡的台式机上运行,Windows10操作系统,并安装了 Python3.8
和必要的科学计算库。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模型与其他 4种对比模型均在 2s内对风机频率提供了预
测结果,且无明显差异,能够满足实时调整通风频率的需要。进一步计算不同模型的预测偏差箱线
图,如图 10所示。
图 10 不同模型误差指标计算结果
2
由图 10可知,相比于其他算法,IHPO - XDF算法具有最高的 R,最小的 MSE、RMSE和 MAE,
表明 IHPO - XDF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通过进一步计算可知,与 DT、GBDT、DF、XGBoost - DF
4 种算法相比,IHPO - XDF算法的预测精度分别提升 13.48%、13.13%、5.01%、3.48%。综合来看,
IHPO - XDF算法预测偏差的均值最接近 0,预测偏差大部分稳定在±0.5之间,偏差的极值范围也为所
有算法中最小,具有最好的精度与稳定性。这是因为,相比于 GBDT、DT等机器学习算法,IHPO -
XDF的基学习器 XGBoost引入泰勒展开和正则项,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优化了复杂程度;与 DF
算法和 XGBoost - DF算法相比,IHPO - XDF算法每个层级包含多个级别的决策节点,每个节点都可以
学习到不同的特征表示,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能够更好地捕捉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和交互
效应。
4.3.2 不同模型鲁棒性对比分析 为验证本文模型在传感器数据异常条件下仍具有较高鲁棒性,开展
了异常数据干扰条件下的预测精度对比分析。首先,考虑不同决策变量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强度,
在 SHAP值较低的 1号点位风速变量和 SHAP值较高的 1号点位 CO浓度变量的验证数据集上,分别采
用正态分布生成随机噪声值创建数据异常工况;然后计算不同预测模型在异常工况下预测结果的决定
2
系数 R、均方误差 MSE、均方根误差 RMSE、平均绝对误差 MAE,误差指标分布情况如图 11、图 12
2
所示。各模型不同异常工况下的 R、MSE、RMSE、MAE的变化情况如图 13所示。
由图 11、13可知,当 1号点位的风速出现异常值时,所有算法均能保持相对良好的预测能力,所
有算法的评价指标幅度变化均较小,这与可解释性研究中 1号点位风速指标重要性较低相一致。与其
0
— 1 7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