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2025年第56卷第8期
P. 6

蓄电站(即“一库一抽蓄”式)的类型,还规划有依托 N 座水库、增建多座抽蓄电站(即“N 库多抽蓄”
              式)的集群式开发类型,此处所指的“N 库多抽蓄”特指具备水力联系的抽蓄电站集群。以黄河上游
              水电基地为例(图 1),如依托玛尔挡水电站,增建的同德抽蓄电站与玛沁抽蓄电站,是我国首个“一
              库两抽蓄”项目,再如依托公伯峡-苏只梯级电站,增建的公伯峡抽蓄电站与化隆上佳抽蓄电站(即
             “两库两抽蓄”)等。
                  与常规依托山体、自建上下库的纯抽蓄电站相比,常蓄结合式抽蓄电站调度运行有其典型性与复
              杂性:(1)与河道水库共享库容,河道水库既要承担流域综合利用需求、又要肩负抽蓄电站抽发运行
              过程  [13] ;(2)抽蓄电站抽发运行使得常规电站与抽蓄电站间形成了正反双向流动的水力联系,集群式
              开发进一步加剧了水力联系的复杂性;(3)若为混合式抽蓄电站时,还可视为常规水电站的扩机机组、
              增发季节性弃水电量          [14] 。迄今,围绕新型电力系统下常蓄结合式水电基地的研究正逐步开展                              [15-18] ,有
              限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混合式抽蓄电站这一典型常蓄结合式抽蓄电站,重点研究其日内调度模型                                             [7,13,19] 、
              容量规划模型      [20-21] 、电价机制  [22] ,缺少系统分析水电基地常蓄结合式多元结构、复杂水力联系与其多
              样化调控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图 1 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常蓄结合式再开发概况图

                  本文针对水电基地常蓄结合式再开发这一典型主体,重点研究抽蓄电站单独开发(“一库一抽蓄”
              式)、集群式开发(“N 库多抽蓄”式)等多元结构,并从抽蓄电站机组类型、电站类型与连接类型等
              方面解读其结构特点,揭示“一库一抽蓄”式、“N 库多抽蓄”式等多元开发结构下的复杂水力联系,
              提出常蓄结合式水电基地多样化调控模式与模型,结合具体案例,量化不同开发模式对依托的常规水
              库水电站运行方式与发电效益的影响。


              2 常蓄结合式水电基地多元结构解析


                  水电基地常蓄结合式再开发具有多元结构。抽蓄电站机组的构成既有单纯的水泵机组,也有可逆
              式抽水蓄能机组;抽蓄电站类型既包含混合式抽蓄电站(既有抽水蓄能又有径流发电功能的水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基本名词术语》(GB/T 36550—2018)),又包含常蓄结合式纯抽蓄电站;除通过抽蓄电
              站单独开发方式外,还能形成具备水力联系的集群式开发,即串联、并联以及混联抽蓄电站群。

                — 97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