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4期
P. 117

3.3  综合干旱特征联合分布变化                图 7 展示了珠江流域既往和未来情景的干旱特征指标之间的相关

               性。干旱特征指标之间呈现为正相关性。除了干旱历时与峰值相依程度略微小一些,干旱特征指标之
               间的相关系数基本上均大于 0.5(P < 0.05),相关性程度较高。既往和未来情景的干旱特征严重性和历
               时相关系数差别都较小。总体上来看,严重性与历时、严重性与峰值的相关性要明显高于历时与峰值。
                   为构建干旱特征联合分布,故确认严重性、历时和峰值最优拟合模型。严重性和历时的最优拟
               合模型均为 GEV 模型,峰值的最优模型为 WBL 模型。此外,为模拟干旱特征的两变量联合分布,基
               于 Archimedean Copulas 家族的 Gumbel、Clayton、AMH 和 Frank Copula 函数选取最优拟合模型。干旱
               特征两变量联合分布最优模型均为 Frank Copula。干旱特征边缘分布和联合分布最优模型选取方法采
               用 2.2 节所述方法,详细结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图 8 展示了未来情景下干旱特征两变量超阈联合重
               现期 100 年的同频设计值较既往时段的变化百分比。虽然严重性与历时、历时与峰值和严重性与峰值
               的相依性特征有所区别,各自的联合分布模型与参数也存在差异,但相同联合重现期所对应的单变
               量设计值空间分布变化基本一致。RCP2.6 情景下,珠江流域下游地区超阈联合重现期 100 年的同频
               设计严重性和历时值均变小,减少 20%~60%;中游地区一百年同频设计严重性和历时值均变大,整
               个流域分别平均减少 13.5%和 6.5%;珠江流域北部一百年同频设计峰值均变小,减少 20%~40%。
               RCP4.5 情景下,珠江流域上下游两端地区同频设计严重性和历时值减少 40%~60%,而中游地区同
               频设计严重性和历时值均变大,局部区域甚至增加 80%以上;中上游地区一百年同频设计峰值均变
               小,减少 20%~40%。RCP8.5 情景下,珠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一百年同频设计严重性和历时值均变
               大,整个流域分别平均增加 20.5%和 22.1%。




                          0.9
                          0.8
                         相关系数  0.7


                          0.6
                          0.5



                                    严重性-历时                   历时-峰值                   严重性-峰值
                                                 注:图中散点表示箱线图异常值
                                             图 7  所有格网既往和未来干旱特点相互关系


              4   讨论

                   在 RCP8.5 情景下,珠江流域综合干旱严重性、历时、峰值等均呈明显增加现象,特别中上游地
                                                                         [1]
              区。影响干旱变化的气象因素一般有降水、气温、蒸散发等因素 。降水变化异常一直认为是珠江流
              域干旱变化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中上游地区                     [26-27] 。然而,气候变化背景下,气温显著增加可能导致蒸
              散发明显增加,而主导干旱变化                [40] 。在高二氧化碳排放情景下(即 RCP8.5 情景),珠江流域未来降水
              未呈明显增加或减少趋势,而由于气温变化导致,蒸散发呈明显增加趋势,是珠江流域未来干旱严
              重性增加的主要因素          [29] 。中上游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广泛分布也可能加剧干旱。广泛分布的喀斯特地
              貌改变了地表水文循环过程,特别是降雨径流过程。喀斯特地貌中,植被稀疏且地表覆盖土壤较
              薄,增加了地表水了下渗,减少地表对降水的蓄留能力。在气候异常情况下(如降水不足伴随极端高
              温),容易导致频繁的干旱            [41] 。此外,珠江流域干旱的变化也与大气环流变化有密切关系。就既往时
              段而言,过去 40 年,中国西南向东北有一条干旱趋势带                         [41] ,而流域西北部显著变干地区正好与这条


                                                                                               — 493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