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2021年第52卷第8期
P. 112
图 2 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工程分布情况
的淹灌面积;AKTBK 生态渠道工程,主要引额尔齐斯河左分支水流等。上述工程均可在一定范围内
控制河谷林草的灌溉任务。生态工程位置分布如图 2 所示。
2.4 漓漫灌溉与农业灌溉的区别 农业灌溉经历了由人工灌溉到机械自动化灌溉的过程,由传统的
地面灌溉技术到利用水资源作用于作物根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常见的灌水方法有全面灌溉和局
部灌溉两大类。全面灌溉在灌溉时湿润整个农田根系活动层内的土壤,适合于密植作物;主要包括
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等。局部灌溉的特点是灌溉时只湿润作物周围的土壤,远离作物根部的行
间或棵间的土壤仍然保持干燥;优点在于灌水均匀、节约资源、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等,比较
适合灌溉宽行作物、果树、葡萄、瓜类等;主要包括渗灌、滴灌、微喷灌、涌灌和膜上灌等。各种
灌水方式各有优缺点,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选择时主要应考虑到作物、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条件。
相比于传统的农业灌溉,漓漫灌溉重点考虑生态修复和保护,在河谷林草区、湿地等采用漓漫
灌溉的方式可以保证河谷林草能最大程度地吸纳水分,以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二者之间的区别如
表 1 所示。
表 1 农业灌溉与漓漫灌溉区别
农业灌溉 漓漫灌溉
学科类别 农田水利学 生态学
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 研究河谷林草等天然植被的需耗水规律、河流水文
基本定义
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的科学 变化情势、河漫滩水力学条件及工程调节措施的科学方法
发展历程 大水漫灌→喷灌、滴灌 大水漫灌、淹灌→漓漫灌溉
灌溉对象 大田作物 河谷林草
任务目的 农业高产稳产 生态修复和保护
3 漓漫灌溉的关键技术
根据阿勒泰地区河谷林草、河漫滩、干支汊河水系和控制性工程等分布情况,对额尔齐斯河流域生
态功能区进行漓漫灌区划分,确定闸渠工程与灌区一一对应的靶区灌溉模式。针对河谷生态实际情况,
建立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以期在现有及未来控制性水利工程格局下保障天然河谷林草的用水需求。
3.1 漓漫灌溉分区 漓漫灌溉分区是从考虑流域地形地貌、河谷林草及湿地分布特点、生产力水
平、生态供水方式等因素出发,划分出不同的灌溉区域,以高效地利用水资源。灌溉分区是流域灌
— 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