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2021年第52卷第8期
P. 79
水 利 学 报
2021 年 8 月 SHUILI XUEBAO 第 52 卷 第 8 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21)08-0959-10
冰塞渗流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1
赵水霞 ,SHEN Hung Tao 2
(1.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2. 美国 Clarkson 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波兹坦 纽约 13699-5710)
摘要:冰塞引起的上下游水位变化与内部水流阻力有关,其堆积演变形成的固液多孔介质中存在渗流问题,且
渗 流 阻 力 对 上 下 游 水 头 压 力 具 有 一 定 影 响 。 本 研 究 基 于 实 验 室 冰 水 力 学 模 型 实 验 , 通 过 设 定 不 同 的 水 力 条
件,获取不同冰塞剖面形状及沿冰塞剖面累积方向冰盖下流速分布,采用非达西渗流理论对冰塞内渗流阻力
进行率定,获得了渗流阻力能量损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渗流阻力能量损失占总能量损失的比例为 11%~
21%,冰厚较大位置可达到 42%,沿冰塞累积方向,渗流能量损失占比与冰厚和水深之比呈典型的正相关。渗
流流量为河道内重要的槽蓄水量,孔隙率在 0.39~0.51 之间,冰厚与水深之比在 0.6~1.4 之间时,渗流流量占
总流量的 9%~26%。渗流流量的变化受孔隙率、冰塞结构及水力特征等共同影响,冰颗粒均匀且随机堆积情
况下,冰塞厚度越厚,冰体排列越紧密,孔隙率和渗流系数越小,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比表面积越大,渗流
能量损失也越多。本研究进一步明晰了冰塞阻力机理及渗流阻力在冰塞中的重要性,为受凌汛灾害困扰流域
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关键词:冰塞;水流阻力;非达西渗流;能量损失;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TV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00912
1 研究背景
冰塞现象影响世界上众多河流安全,北半球约 60%的河流均受不同程度季节性冰塞洪灾的威胁 [1-2] 。
由冰塞引起的极端事件对水资源管理、内陆航运、水力发电运行、河岸结构稳定及生态环境等均产
生不利影响。天然河道内冰塞的形成受水力学,热力学及冰水动力学等综合影响,机理较为复杂,
使得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多被用来探究冰塞的形成和溃决机理 [3-5] 。冰塞形成后,河道内湿周增
加,水力半径减小,流速分布受阻力及能量损失变化的影响区别于明水流时的对数结构,进而导致
水流形态发生改变 [6-7] 。茅泽育等指出冰盖下水流流速在流动核心区域较为均匀,并不遵循对数分布
[8]
规律 ,冰盖下冰花堆积与悬浮冰花运动间存在动态平衡关系,属于相变的液-固两相流,类比于河
[9]
床推移质和悬移质泥沙运动 。当河道内水流含冰率一定时,冰盖下水流弗劳德数越小,冰塞糙率越
大,当冰盖前缘水流的弗劳德数大于临界值 0.09 时,冰塞厚度将呈一定的下降趋势 [10] 。受沿程冰厚
及水力条件等影响,冰塞河段水流的动能损失增加,河道过流能力下降,上游水位受冰体阻碍壅高
而形成槽蓄水量 [11-12] ,严重时冲毁河堤,形成洪水灾害。
冰塞内水流阻力是随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的函数,也是造成河道上下游水位差异的主要因素。
为有效预测冰塞堆积过程中水位和流量关系,探明水流阻力组成及其能量损失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但该值一般很难直接测量获得,需采用流速分布间接估算 [13-14] 。早在 1942 年,Einstein 针对封
冻河道内阻力问题,提出了冰盖下以最大流速为界,分为冰盖糙率区和河床糙率区两部分,冰盖下
收稿日期:2020-11-05;网络首发时间:2021-05-31
网络首发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82.TV.20210529.1014.001.html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9084,51669024);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BS05038)
作者简介:赵水霞(1992-),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河冰热力学及冰水动力学研究。E-mail:zhaoshuixia2010@163.com
— 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