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2021年第52卷第8期
P. 82

失坡降; h 、h 和h 分别为对应的能量损失量,cm;h t 为总能量损失量, h 由实测水面线高程推
                                 s
                                                                                      t
                         i
                             b
               求。
                   沿冰塞累积方向,两个断面间由河床糙率引起的能量损失坡降 S 和能量损失量 h 如下所示                                       [18,28] :
                                                                                            b
                                                                             fb
                                                               A
                                                          S =  A ˉ b  S f                              (3)
                                                           fb
                                                                  3
                                                             1 æ n  ö  2
                                                        A =  2 n b c  ÷ A u                            (4)
                                                              ç
                                                          b
                                                                 ø
                                                              è
                                                          h = S Dx                                     (5)
                                                               fb
                                                            b
               式 中 : A 为 受 河 床 糙 率 影 响 的 截 面 面 积 , m ; A ˉ 为 冰 盖 下 相 邻 两 个 断 面 间 平 均 水 面 面 积 , m ;
                                                          2
                                                                                                         2
                       b
                                                                    é1
               n 、n 分别为河床糙率和综合糙率,其中,综合糙率 n = ( n                        3 2 + n  3 2 ) ù 2 3  ,n 为冰盖底部糙率,已
                                                                 c
                b
                    c
                                                                    ë2  i    b  û     i
               知不同冰厚冰盖下流速分布,采用流速最大位置的切应力最小理论及对数耦合方法                                        [29] ,率定 n 的取
                                                                                                      i
               值范围为 0.011~0.0327; A 为冰盖下总过水断面面积,m ; Dx 为相邻两个断面间距,m。
                                                                    2
                                        u
                   冰塞内部渗流阻力能量损失引入 Forchheimer 提出的非达西渗流理论,当河道内水流为紊流,
               雷诺数大于 2300 时,体积流量(q)与水力坡降呈现非线性关系,包含了水流黏滞力和惯性力两部
               分 [30-31] ,Scheidegger [32] 在非达西渗流理论基础上,对多孔介质模型的非线性方程进行了总结,如
               下所示:
                                                  )
                                            α (1 - n v  3β (1 - n )  (1 - n )q æ  α (1 -  ö ) n
                                                   2
                                                                            2
                                                                 2
                                    S = 180          q +        q = b        ç ç 1 +    ÷ ÷            (6)
                                     fs
                                              gn d s  2  ( 4gn d s )   gn d s è    bR e  ø
                                                                         3
                                                3
                                                            3
               式中: α 、 β 为与颗粒形状及粒径相关的参数; v 为液体运动黏度系数,m /s,与水温有关,本文
                                                                                     2
               试验条件下水温均在 20 ℃ 左右,运动黏度系数为 1.10 ×10 m /s; d 为粒度大小,d =6/M ,M 为固
                                                                     -6
                                                                       2
                                                                                                 s
                                                                                                     s
                                                                                            s
                                                                             s
               体颗粒的比表面积,m;n 为孔隙率; R 为雷诺数, R = qd /ν ;g 为重力加速度,m/s ;b 为与颗粒
                                                                                              2
                                                                 e
                                                   e
                                                                     s
               形状及大小有关的无量纲系数, b = 3β/4 = 3V /4d ,V 为单个固体冰颗粒体积,m 。
                                                           3
                                                                                         3
                                                                i
                                                       i
                                                           s
                   紊流情况下,雷诺数较大时,水流的黏滞力项可忽略,式(6)可简化为如下形式:
                                                           (1 - n )q  2  æ q  ö 2
                                                     S = b         = ç  ÷                              (7)
                                                      fs
                                                            gn d s  è  λ ø
                                                              3
                   多孔介质渗流中,冰体颗粒对水流产生的阻碍力等于水流对固体颗粒的拖曳力,由渗流拖曳力
               理论可知    [33] :
                                                        10(1 - n )l d  2  A
                                                                 2
                                                    S =      gnV i  s  A ˉ s  S f                      (8)
                                                     fs
                                         gn d
                                           3
               式中:λ为渗流系数, λ =                s  ,m/s; A 为冰塞渗流面积,m 。
                                                                            2
                                        b(1 - n )       s
                   综上所述,沿冰塞累积长度,相邻断面间渗流能量损失量 h 和冰塞底部糙率能量损失量 h 便可
                                                                                                     i
                                                                         s
               通过下式获得:
                                                           h = S Dx                                    (9)
                                                            s
                                                               fs
                                                        h = h - h - h s                               (10)
                                                         i
                                                             t
                                                                 b
               3  冰塞模型试验模拟结果
               3.1  冰塞剖面及冰盖下流速分布               图 3 为不同工况下形成的冰塞剖面形状及测定的冰盖下垂线流速
               分布。可以看出,冰塞形成后,水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断面垂线最大流速受河道内水流阻力影响
               偏向糙率较小的一侧;不同纵断面位置,冰塞厚度越厚,河道内过水断面面积越小,同等流量条件
                 — 962  —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