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2021年第52卷第8期
P. 81

ω
                                                     棱台体积:V = [ y + y +  y y  ]
                                                               3  1  2  1  2
                                                    图 2  典型工况冰塞剖面

                   6 组冰塞模拟试验的水力条件如表 1 所示。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及多样性,试验分别设置
               了同等流量及冰量体积、不同河床坡降(条件 1 和条件 2);同等流量和河床坡降、不同冰量体积(条
               件 1 和条件 3);同等河床坡降和冰量体积、不同流量(条件 5 和条件 6)等条件下的冰塞试验。每组
               试验形成稳定的冰塞剖面后,从下游至上游沿水流逆向每隔 2.54 cm 对冰塞顶部、冰塞底部及水面
               线高程等进行测量,测量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同一测点测量三次后取平均,以减小随机误差。稳
               定冰塞剖面的底部相对平滑,两个相邻测点间近似为棱台状,以已知数量的冰块体积和多个棱台
               总体积为基础,冰塞孔隙率体积及孔隙率百分比即可获得;6 组模拟试验的冰塞孔隙率均在 0.39~
                                                    [24]
               0.51 之间,接近野外实测冰塞孔隙率 0.4                。采用 SonTek 二维手持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测定每组冰
               塞剖面不同冰厚下垂线流速分布,从河床底部开始,每隔 0.0127 cm 测定一个流速值,单点测速时
               间为 20 s。

                                                   表 1  冰塞模拟试验条件

                  实验数       流量 Q/(m /s)   河床坡度 S 0      冰塞长度 L/m        最大冰厚 t i/cm   孔隙率 P     冰块数量
                                  3
                    1         0.0286       0.00118         1.53            20.2        0.4787
                                                                                                  1012
                    2         0.0286       0.00035         1.60            15.2        0.5057
                    3         0.0286       0.00118         1.83            26.2        0.4324
                    4         0.0283        0.0016         2.18            18.7        0.3950
                    5         0.0292       0.00242         2.74            20.6        0.4163     4896
                    6         0.0244       0.00242         2.23            22.7        0.4805
               2.2  理论基础      基于冰塞下垂线流速分布及冰塞剖面形状,河道内沿程水面坡降、渗流面积及渗流

               流速等参数均可直接或间接获得,在此基础上,以河床糙率、渗流阻力及冰盖底部糙率等造成的能
               量损失大小为依据,进行水流阻力特征分析。冰塞剖面形成后,河道内水流阻力主要包含冰塞底部
               糙率、河床底部糙率及渗流阻力三部分,各部分阻力的能量损失变化是造成上下游水位差异的关键
               因素 [28] 。
                   冰塞河段总能量损失坡降 S 如下式所示:
                                           f
                                                       S = S f i  + S f b  + S fs                      (1)
                                                        f
                   其对应的总能量损失量 h 如下式:
                                         t
                                                        h = h + h + h s                                (2)
                                                             i
                                                                 b
                                                         t
               式中: S 、S 和 S 分别为冰塞底部糙率能量损失坡降、河床底部糙率及渗流阻力引起的能量损
                       f i
                                 fs
                           f b
                                                                                               — 961  —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