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2021年第52卷第9期
P. 33

表 1  DIC 图像采集方案

                      试样编号              晶体结构            温度/℃            加载速率/s -1           采集频率/Hz
                         A1               粒状              -8             4.46×10  -6           0.4
                         A2               粒状              -8             4.46×10  -5            4
                         A3               粒状              -8             8.93×10  -4            8
                         B1               粒状              -4             4.46×10  -6           0.4
                         B2               粒状              -4             4.46×10  -5            4
                         B3               粒状              -4             8.93×10  -4            8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DIC 方法测位移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以 A1 试

               样试验结果为例进行了分析,将使用 DIC 与使用
                                                                  200                         应变片
               应变片两种方法测量得到的荷载与裂纹开口位移
                                                                                              DIC
              (P-CMOD)曲 线 进 行 了 对 比 , 以 评 估 DIC 方 法 的             150
               准确性。在 DIC 分析时,将试样预制裂纹口两端                           荷载/N
               的 位 移 差 作 为 CMOD, 结 合 应 变 片 测 量 得 到 的              100
               CMOD,绘制出如图 5 所示的 P-CMOD 曲线。分析
                                                                   50
               可知,在整个加载过程中,采用 DIC 方法与应变
               片 方 法 得 到 的 P-CMOD 曲 线 基 本 吻 合 , 因 此 ,               0
                                                                      0    0.05   0.10   0.15   0.20
               DIC 方法可以用于河冰三点弯曲试验的研究。
                                                                                  CMOD/mm
                   在冰力学试验中,一般将压头的位移作为试
                                                                   图 5  DIC 与应变片两种试验方法的 P-CMOD 曲线对比
               样的位移,进而计算试样的应变,通过这种方法
               得到试样的名义位移和名义应变。本次试验中,将 DIC 测量得到的位移与压头的位移进行了对比,
               如图 6(a)所示,在计算区域的上表面选取阶段线 MN,计算 MN 线上各点在加载过程中的竖向位移,
               将 MN 线上的最大位移值作为该时期试样的实际位移。图 6(b)展示了 A1 试样在两种测量方法下的位
               移-时间图像,名义位移和实际位移都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长,但在相同的时刻,名义位移约为
               实际位移的 3.28 倍。


                                                                     0.40
                                                                                       DIC
                                                                                       压头
                                                                     0.30
                                                                    位移/mm  0.20


                                                                     0.10


                                                                     0.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时间/s
                        (a) DIC 方法测量位移                               (b) 压头与 DIC 两种方法测量位移比较
                                               图 6  A1 试样压头位移与 DIC 位移比较
                   基于上述方法,对所有 DIC 测量试样的名义位移和实际位移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
               所有试样的压头位移均大于实际位移,前者为后者的 2.8 ~ 3.3 倍。分析可知,产生这种误差的主要
               原因是试验机执行器的刚度不足,执行器产生变形,使压头测量出的位移值包含了机器自身变形,


                                                                                              — 1039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