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21年第52卷第9期
P. 38
K IC = (-2.37 + 0.13T )ln( ) ̇ + 74.01 + 0.47T (6)
ε
式(6)的拟合曲面如图 13 所示,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断裂韧度的温度效应随之降低,在速率为
10 s 时,断裂韧度基本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断裂韧度的速率效应随之降低,
-1 -1
在温度为-50 ℃时,断裂韧度随加载速率变化的趋势最明显。
4 结论
本文基于 DIC 方法,对不同温度和加载速率下黄河冰的断裂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结论如
下:
(1)通过 DIC 方法测量得到的 P-CMOD 曲线与应变片测量得到的曲线基本吻合,可将 DIC 方法应
用于河冰断裂试验的位移测量。
(2)在本文研究的温度、速率范围内,试样的断裂模式对温度和加载速率不敏感,但受到晶体结
构的影响较大,试样表现为脆性断裂,其中,柱状冰试样裂纹走向曲折,断面会发生碎屑崩落,粒
状冰试样的裂纹清晰且平滑,大多数试样断面在破坏后仍可较好的吻合;在试样的断裂过程中,裂
纹尖端的张开位移明显大于裂纹的滑开位移,可将Ⅰ型断裂作为研究黄河冰断裂的主要形式。
(3)当温度在-10 ℃~-2 ℃、加载速率在 4.46×10 s ~8.93×10 s 范围内变化时,黄河冰的断裂
-6 -1
-4 -1
韧度值在 35~133 kPam 之间变化,断裂韧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随着加载速率的降低呈线
1/2
性增长趋势,此外,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黄河粒状冰的断裂韧度比柱状冰低 20% ~ 30%。
(4)建立了温度、加载速度和断裂韧度的耦合关系式,为进一步分析冰的断裂性能提供了依据和
参考。
参 考 文 献:
[ 1 ] WU C G,WEI Y M,JIN J L,et al .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ce disaster risk of the Ningxia-Inner Mongolia
reach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J]. Natural Hazards,2015,75(2):179-197 .
[ 2 ] 陈守煜,冀鸿兰 . 冰凌预报模糊优选神经网络 BP 方法[J]. 水利学报,2004(6):114-118 .
[ 3 ] 王涛,杨开林,郭新蕾,等 . 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预报河流冰期水温的比较研究[J]. 水利学报,2013,44
(7):842-847 .
[ 4 ] 练继建,罗昉昕,赵新 . 渠道冰凌下潜的数值模拟研究[J]. 水利学报,2013,44(6):673-679 .
[ 5 ] 付 辉 ,杨 开 林 ,谭 水 位 ,等 . 低 温 冰 水 动 力 学 试 验 平 台 的 开 发 与 应 用[J]. 水 利 学 报 ,2013,44(3):
355-360 .
[ 6 ] 王 军 ,陈 胖 胖 ,杨 青 辉 ,等 . 桥 墩 影 响 下 冰 塞 水 位 变 化 规 律 的 试 验[J]. 水 科 学 进 展 ,2015,26(6):
867-873 .
[ 7 ] 赵水霞,李畅游,李超,等 . 黄河什四份子弯道河冰生消及冰塞形成过程分析[J]. 水利学报,2017,48
(3):351-358 .
[ 8 ] 茅泽育,赵雪峰,胡应均,等 . 开河期冰盖横向冰缝形成机理[J]. 水科学进展,2009,20(4):572-577 .
[ 9 ] 茅泽育,赵雪峰,王爱民,等 . 开河期冰盖纵向冰缝形成机理[J]. 水科学进展,2009,20(3):434-437 .
[ 10] JOHNSTON M E . Seasonal changes in the properties of first-year,second-year and multi-year ice[J]. Cold Re⁃
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141(9):36-53 .
[ 11] 张邀丹,郜国明,邓宇,等 . 黄河巴彦淖尔段冰晶体、密度和含泥量调查[J]. 人民黄河,2018,40(11):
48-52 .
[ 12] SCHULSON E,PAUL D . Creep and fracture of ic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
[ 13] 李 志 军 ,贾 青 ,黄 文 峰 ,等 .水 库 淡 水 冰 的 晶 体 和 气 泡 及 密 度 特 征 分 析[J]. 水 利 学 报 ,2009,40(11):
55-60 .
[ 14] 郜国明,邓宇,李书霞 . 黄河封冻期河冰的劈裂性能试验研究[J]. 人民黄河,2018,40(9):28-30,82 .
[ 15] SNYDER S A ,SCHULSON E M ,RENSHAW C E . Effects of prestrain on the ductile-to-brittle transition of ice
— 1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