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21年第52卷第9期
P. 36
140 120
(kPam 1/2 ) 120 (kPam 1/2 ) 100
100
断裂韧度/ 80 断裂韧度/ 80
60
60
40
40
20
-10 -8 -4 -2 -8 -4 -2
温度/℃ 温度/℃
(a) 温度对柱状冰断裂韧度的影响 (b) 温度对粒状冰断裂韧度的影响
图 9 温度对黄河冰断裂韧度的影响
下的结果,这是由于两者的温差较小,以及试
180
样本身的差异,例如气泡含量、初始裂纹等因
160
素所导致。 140
将本文试验测得的不同温度下黄河冰的断 (kPam 1/2 ) 120
裂韧度与 Deng 等 [34] 、Liu 等 [35] 的试验结果进行 100
比较,如图 10 所示。Liu 等 [35] 的试验采用了蒸 断裂韧度/ 80
馏 水 制 造 而 成 的 柱 状 冰 , 加 载 速 率 为 1.6 × 60
40 本文试验
10 s 。可以看出,在-30℃~-1℃范围内,断 dengetal(2019)
-3 -1
20 Liu H W,et al(1979)
裂韧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表 4 展示
0
-15
了 三 次 试 验 在 不 同 温 度 区 间 的 断 裂 韧 度 平 均 -30 -25 -20 温度/℃ -10 -5 0
值,在-12℃~0℃时,Liu 等 [35] 试验得到的断裂 图 10 断裂韧度温度效应试验结果比较
韧度略高于本文试验的结果,这是由于 Liu 等 [35] 试验使用的人工柱状冰,而本文试验采用了两种晶体
结构的冰试样。相比黄河冰,人工柱状冰不含泥沙颗粒,气泡含量也较低,这导致其断裂韧度偏
大。Deng 等 [34] 采用黄河冰进行了巴西圆盘试验,得到的黄河冰断裂韧度略低于本文试验的结果,这
是由于两种试验的具体试验方法有差异,且 Deng 等 [34] 试验采用的加载速率(10 s ~10 s )略高于本
-5 -1
-1 -1
文试验的速率。虽然试验条件的不同导致了断裂韧度值的不同,但断裂韧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趋势基本一致,冰断裂韧度和温度的关系可拟合为如下的线性函数:
K IC = -2.14T + 77 (3)
式中 T 为温度,℃。
表 4 不同温度区间的断裂韧度平均值
试验结果 Deng 断裂韧度/(kPam ) Liu 断裂韧度/(kPam ) 本文试验断裂韧度/(kPam )
1/2
1/2
1/2
-12℃~-9℃ 74.7 116.3 105.1
-9℃~-6℃ 65.1 - 99.3
-6℃~-3℃ 61.7 110.5 90.0
-3℃~-0℃ 76.9 92.0 88.6
图 11(a)和图 11(b)展示了柱状冰和粒状冰断裂韧度随加载速率的变化,柱状冰试样随着加载
速率的增加,断裂韧度平均值分别为 114 kPam 、112 kPam 、106 kPam 、93 kPam 、89 kPam 、
1/2
1/2
1/2
1/2
1/2
62 kPam ,加载速率在 10 s ~10 s 时,断裂韧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高呈降低趋势,加载速率小于
-3 -1
1/2
-5 -1
10 s 时,断裂韧度的下降趋势较缓。粒状冰试样断裂韧度的变化规律与柱状冰试样相似,即在加载
-5 -1
速率较高时随着加载速率的升高而降低,在低加载速率时下降趋势减缓。在相同加载速率下,粒状
— 1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