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水利学报2021年第52卷第11期
P. 69
u ˉ U 0
0.5
1.0
y/D 0.0 0.5
0.0
-0.5
-0.5
0 1 2 3 4 5 6
x/D
(a)D7-02 工况(Φ=0.02,D=7cm)
u ˉ U 0
0.5
1.0
y/D 0.0 0.5
0.0
-0.5
-0.5
0 1 2 3 4 5 6
x/D
(b)D7-05 工况(Φ=0.05,D=7cm)
u ˉ U 0
0.5
1.0
y/D 0.0 0.5
0.0
-0.5
-0.5
0 1 2 3 4 5 6
x/D
(c)D7-10 工况(Φ=0.10,D=7cm)
u ˉ U 0
0.5
1.0
y/D 0.0 0.5
0.0
-0.5
-0.5
0 1 2 3 4 5 6
x/D
(d)D7-15 工况(Φ=0.15,D=7cm)
u ˉ U 0
0.5
1.0
y/D 0.0 0.5
0.0
-0.5 -0.5
0 1 2 3 4 5 6
x/D
(e)D7-23 工况(Φ=0.23,D=7cm)
u ˉ U 0
0.5
1.0
y/D 0.0 0.5
0.0
-0.5
-0.5
0 1 2 3 4 5 6
x/D
(f)D5-15 工况(Φ=0.15,D=5cm)
图 2 水平面纵向时均流速分布
圆 柱 群 后 方 回 流 区 的 位 置 与 实 心 圆 柱 相 比 更 靠 下 1.2
游。同时,回流区中心的位置随植被密度变化,植 1.0
被密度越大,回流区越靠近植被斑,Φ=0.15 时,回 0.8
流区中心位于 x=2.1 D,Φ=0.23 时,回流区中心位于 0.6
x=1.64 D。这同样是受植被密度变化对顺流向出流强 U 0 0.4
度的影响。对于植被密度为 0.15 的 D5-15 工况,却 u ˉ D7-02
0.2
未在植被群落后方形成回流区,这再次表明植被群 D7-05
0.0 D7-10
落直径对其尾流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D7-15
D7-23
3.2 垂向对称面内流动特征 植被斑块下游垂向对 -0.2 D5-15
-0.4
称面内的纵向时均流速分布如图 4 所示。与挺水植被 -1 0 1 2 3 4 5 6 7
斑块相比,来流抵近淹没斑块时,除了会朝两侧偏 x/D
图 3 尾流中心线纵向时均流速分布
转形成水平剪切层外,还能以较大的流速绕过斑块
顶部,并与植被群落内部及其尾流区内的低速流动作用形成垂向剪切层,从而使淹没植被斑的尾流
结构极具三维性。从图中可以看出,垂向剪切层在斑块下游沿顺流向发展而逐渐变宽,直到与水平
— 1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