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2022年第53卷第1期
P. 100
法和综合法所获得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层间对混凝土水分传输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包含层间
薄弱面的二维随机骨料模型,分析其对混凝土水分传输过程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如图 10 所示(其中
红线部分代表层间位置)。
层间
(a) 平行层间走向的水分传输试验与模拟
层间
(b) 垂直层间走向的水分传输试验与模拟
图 10 层间影响效果
从图 10 可以看出,当水分传输平行于层间走向时,层间透水高度明显大于其余部分高度,层间
的非饱和渗透系数明显大于相同条件下的侧向吸水渗透系数;当水分传输垂直于层间走向时,层间
对水分传输具有一定的阻碍效果,即层间在不同方向上的非饱和渗透系数也不相同且相差极大。层
间对于混凝土非饱和渗透并非完全的薄弱面,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效利用层间的特性,降低混凝土
受侵蚀程度。
通过以上的试验和模拟可以了解到层间对于混凝土水分传输性能影响很大,采用有限元模拟分
析在相同静水压力和透水时间下不同位置层间结合对混凝土透水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层间对于
混凝土水分传输的影响。图 11 展示了层间在水面的不同位置时相同初始条件和渗透时间下混凝土的
水分传输特点。
层间位置对于混凝土传输性能影响较为显著,当层间低于或等于水面时,层间的影响范围大致
水面 水面
层间 层间
(a)层间位于水面 (b)层间低于水面
水面
层间
(c)层间高于水面
图 11 层间位置对混凝土传输性能的影响
— 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