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2022年第53卷第10期
P. 129
式中 C为桥墩阻力系数,圆柱型桥墩为 1,长宽比为 2的方形墩为 1.8。
d
选取图 5中临界条件分界线附近的数据回归后得:
4.65
- 0.38
Q
D
G
( ) ( ) ( ) 0.03 1.07 2
i
Fr = 62 .94 Q w D H 0 C d R = 0 .791 (3)
式( 3)说明,临界 Fr与冰流量和墩径呈正比,即随着冰流量和墩径的增大而增大;与水流量、墩
间距和水深呈反比,即随着水流量、墩间距和水深的增大而减小;与桥墩阻力系数呈正比,即随着桥
墩阻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图 8为双桥墩条件下冰塞发展通过桥墩临界 Fr计算值与实际值关系图。
图 8 临界 Fr计算值与实际值关系图
如图 8可知,双桥墩条件下冰塞发展通过桥墩临界 Fr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
4 双墩影响下冰塞厚度变化
4.1 双墩附近冰塞厚度变化规律 图 9为试验条件:V = 0.18m?s ,H = 0.25m ,R= 0.02m ,Q =
0
i
0
0.026L?s ,圆柱形桥墩时,不同墩心距条件下各断面初始冰塞厚度对比。为分析桥墩对冰塞厚度变化
的影响,取 15断面、16断面和 17断面分别考虑。由图 9可知,试验范围内,随着墩心距减小,桥墩
附近断面初始冰塞厚度增加。图 10为相同水力条件,不同墩心距条件下各断面平衡冰塞厚度对比。
因为冰塞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水槽内产生数个冰波随着水流不停地向下游移动,但冰波的个
数、大小和长度基本保持不变,且水槽内上游来冰量和下游去冰量基本一致。由图 10可知,试验范
围内,随着墩心距减小,平衡厚度也随之减小。
图 9 双墩下初始冰塞厚度对比 图 10 双墩下平衡冰塞厚度对比
随着墩心距的减小,上游冰颗粒不仅于桥墩处下潜,还在双墩之间位置下潜,桥墩附近断面的初
始冰塞厚度相对增厚;同时,随着墩心距的减小,桥墩附近流速增大,下潜冰颗粒向下游输移的距离
变长,平衡冰塞厚度反而减小。
4.2 双墩条件下平衡水位变化规律 图 11为试验条件:V = 0.18m?s ,H = 0.25m ,D = 0.02m ,Q =
0 0 i
0.026L?s,圆柱形桥墩时,不同墩心距条件下各断面平衡水位增值图,其中选取 5断面、16断面和 20
2
— 1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