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2022年第53卷第10期
P. 26
图 5 1965—1967年三年连旱水库灌溉供水相对满足率 图 6 1994—1995年两年连旱水库灌溉供水相对满足率
案④灌溉供水由于更集中于作物需水较多的拔节期和抽穗期而表现最优。1965—1967年三年连旱各方
案的中稻平均减产率依次为 16.55%、16.84%、15.40%、12.61%,方案④相对于方案①和③分别降低
3.94%和 2.79%;1994—1995年两年连旱各方案的中稻平均减产率依次为 12.74%、14.19%、11.37%、
10.34%,方案④相对于方案①和③分别降低 2.40%和 1.03%。另外,单年干旱中干旱程度较为严重的
1978年,各方案的中稻平均减产率依次为 25.78%、26.65%、22.32%、20.26%,方案④相对于方案①
和③分别降低 5.52%和 2.06%。
为了进一步揭示不同方案下作物产量因旱损失风
险差异,这里应用基于交叉验证与信息扩散的旱灾损
失风险定量评估模型进行中稻因旱减产风险的定量评
估。该模型运用交叉验证提高窗宽计算精度,以已有
灾损资料为依据,通过正态扩散函数将单值样本集值
化,弥补由样本不足导致的评估不确定性,适用于概
率分布未知、样本数量较少的灾害评估 [17] 。籍此计算
各方案的中稻因旱减产频率分布结果如图 7所示。
由图 7可见,方案①和②的中稻因旱减产风险相
当,文献[ 11]的优化方案③相较这两者风险有所降低,
而方案④中稻因旱减产的累积频率明显好于其它各方
案。依据图 7频率分布,分别计算干旱年份各方案因 图 7 各方案中稻因旱减产的累积频率分布
旱减产率大于 5%、10%、15%、20%、25%、30%的旱灾损失风险及因旱减产率期望,结果见表 5。
表 5 中稻发生不同因旱减产率下的超越概率及因旱减产率期望 (单位:%)
中稻因旱减产率
方案 中稻因旱减产率期望
5% 10% 15% 20% 25% 30%
方案① 71.14 52.10 38.76 25.52 12.70 3.91 24.03
方案② 75.82 55.58 39.05 24.41 12.31 4.22 24.43
方案③ 70.14 51.96 36.03 20.88 9.21 2.48 21.33
方案④ 67.71 46.28 32.02 17.02 7.32 0.42 18.18
由表 5可知,忽略水文特性和作物生长规律进行水资源分配的方案②灌区作物产量损失风险最
大,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因旱减产率累计频率和因旱减产率期望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方案②、方
案①、方案③和方案④,其中方案④减产风险最小,其与方案①和③的减产率期望相比分别减少了
5.85%和 3.15%。因此进一步说明考虑来水情势和需水精细特征的方案④可把灌区作物产量损失风险
降至 20%以下。
6
— 1 1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