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2023年第54卷第5期
P. 46

图 7 典型年土地利用类型蒸散发变化趋势

                  根据高覆盖度草地 ET结果(图 7(b)),2020年与 2016年实际耗水强度维持同一水平,日均相差
              0.07mm?d。总体上,2016年 7月前 ET呈上升、7月后呈下降趋势;2020年 8月前 ET呈上升、8月
              后呈下降趋势。另从研究区中、低覆盖度草地 ET变化特征分析(图 7(c)(d)),不同水平年 ET变化
              较一致,均在 7月前呈先减后升,但 7月达到峰值后变化有所不同。分析其原因,由于草地 ET受土
              壤蒸发与植株蒸腾的共同作用,初期( 4—5月)植株小且蒸腾能力弱,土壤蒸发起主导作用,土壤水
              分状况直接影响中低覆盖度草地的 ET能力,4月份土壤冻融过程伴随着土壤水分逐步流失,ET耗水
              能力出现减弱态势;随着夏季汛期洪水和降水的补充,ET逐渐由低走高,土壤水分不足对中低覆盖
              度草地 ET影响减弱,植被生长茂密地区蒸散量大于植被生长稀疏地区,黄河凌汛和伏汛水的引入促
              使草地蒸散量持续增高。
                  此外,凌汛和伏汛水作用造就了库布其沙漠北缘湖泊湿地的出现,充足水分保障了湿地 ET耗水
              强度,2016年和 2020年湿地 ET变化较为一致(图 7(e)),其特征是 6月前均呈上升趋势,6—8月为
              高耗水时期。另外,沙地由于土壤含水率低、地表缺少植被覆盖,2013年、2016年、2020年耗水差
              异不大(图 7(f)),日均耗水强度为 0.48、0.62和 0.66mm?d;总体变化趋势是同中低覆盖度草地一
              致,7月前呈先减小后增加,7月达到峰值后呈下降,ET逐年呈略增态势。


              5 区域蒸散发与驱动因子相关关系解析


                  环境水热因子共同影响着下垫面 ET活动                  [23 - 24] ,但是关于蒸散与环境温湿度的相互关系存在着争
              议。对于研究区内实测数据缺失的问题,众多学者常用 WRF等气象模型模拟复杂地形区陆面资料对
              模型模拟性能的影响          [25] ,进而对气象因子变化开展更深入的预测。鉴于研究区属沙漠边缘地带,实测
              资料匮乏,土壤属性、土壤湿度等在黄河凌汛和伏汛水驱动下空间变化较大,在输入变量时,由于缺
              少引水后的土壤属性、土壤湿度等空间矢量数据,通过 WRF模型再分析数据获取土壤属性、土壤湿
              度等输入数据可能会使模型模拟的气象数据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所选 5个距离研究区位
              置相对较近的气象站,其气象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此,选取实测空间插值的气温、降水、湿
              度、风速 4个关键气象因子,利用单相关分析法探讨引水前、引水初、引水后不同时期蒸散发与气象

                     8
                —  5 4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