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2024年第55卷第6期
P. 75

图 3 凹陷和凸出位置微生物培养液的电导率和脲酶活性随时间变化曲线

                          3
                                                                                                       3
              为 2070kg?m ,吸水率为 26.58%)。在 搅 拌过 程 中加入 减 水 剂 和 引 气 剂,掺 量 分 别 为 2.1kg?m 和
                        3
              0.158kg?m 。在浇注掺微生物组(Con - UD和 Con - GD)混凝土试样时,培养基和微生物的混合物取代
                                                                                7
                                                                                    - 1
              了未掺微生物混凝土试样配比中的水,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浓度约为 1 × 10 mL 。浇注过程中所需的工
              具和材料(水和营养培养基)在 120℃的高压灭菌锅中灭菌 30min。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倒入预制立方
              体( 100mm × 100mm × 100mm)和圆柱形模具( Φ 100mm × 50mm)中。振捣 3min后,在 20℃下对试样
              进行标准养护       [8 - 9] 。
                                                 表 2 混凝土试样配合比设计

                                                                            3
                                                          混凝土各组分用量?(kg?m )
                    分组
                               菌液      水       水泥     粉煤灰      砂      碎石     减水剂     引气剂     乳酸钙      尿素
                未掺微生物组          0     166.4    280     70      752    1145     2.1    0.158    0       0
                 掺微生物组        166.4     0      280     70      752    1145     2.1    0.158    7      1.364

              2.3 微生物生长行为检测方法 液体营养培养基中的 OD 值、pH值、脲酶活性和碳酸钙矿化沉积量
                                                                  600
              被用作微生物标准代谢率的重要指标。
                  ( 1)OD 表示菌液在 60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在 30℃水浴培养箱中培养 48h后,取上层培养
                         600
              液在 600nm波长处采用采用分光光度计测试光密度                       [10] ,并用未接种的营养培养基校准测试数据                  [11] 。
              菌液浓度可表示为:
                                                                    7
                                                    Y = 8.59 × Z 1.3627 × 10                            (1)
                                              - 1
              式中:Y为菌液中微生物浓度,mL ;Z为 OD 值,在 0.2~0.8之间。
                                                         600
                  ( 2)使用 pH电极 AZ8695测量 pH值,其检测液体培养基碱度变化的精度为 pH= 0.1。测量前使用
              pH= 6.86和 pH= 9.18的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
                  (3)由于尿素分解导致的离子变化改变了微生物培养基的电导率                              [12] ,微生物脲酶活性与单位时间
              内液体电导率的变化率呈线性关系                 [13] 。脲酶活性的测定在 25℃条件下进行,将 1mL微生物培养液加
              入 9mL培养基中,每隔 30s测量一次溶液的电导率,持续测量 5min,脲酶活性的线性拟合公式为                                        [14] :
                                                               2
                                                  U = 11.11 σ ,R = 0.9988                               (2)
              式中:U为未稀释菌液的脲酶活性,稀释菌液需乘以稀释倍数;σ为电导率变化率,取 5min内平均
              电导率变化率。
                  ( 4)将 20g乳酸钙粉末溶于体积 V为 100mL培养基中,用 0.3mol?L的 NaOH调节培养基的 pH
              值。随后,在培养基中加入 1mL菌液,在 30℃条件下培养 48h,反应后的微生物培养液经滤纸过
              滤,在 120℃下干燥 1h后记录滤纸质量,则碳酸钙矿化沉积量可表示为:
                                                            m - m 1
                                                              2
                                                       Q =                                              (3)
                                                         CC
                                                              V
                                                                                                —  7 0 1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