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24年第55卷第7期
P. 18

图 1 2020年西北电网等效负荷过程及典型日负荷以及风光电出力过程

              库传递至龙羊峡水库,即混蓄电站的梯级开发方式。以龙 - 拉混蓄电站与拉 - 尼混蓄电站为研究对象,
              可同时开展混蓄电站单一开发、梯级开发不同开发模式下的调峰方式与调峰效益分析,形成的研究成
              果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与普适性。
                  与传统混蓄电站开发模式相同的是,龙- 拉混蓄电站与拉- 尼混蓄电站同样依托已建的梯级水库作
              为上、下库;不同的是,其新建电站厂房机组均为纯水泵机组,而非即可发电又可抽水的可逆式抽蓄
              机组。


              3 含混蓄电站的梯级水电站短期联合调峰调度模型


              3.1 混蓄电站与梯级水电站短期联合调峰特点及数值计算模型 含混蓄电站的梯级水电站短期优化调
              度模型是制定梯级水电站与混蓄电站联合调度计划、确定混蓄电站适宜容量的关键部分,分析新型电
              力系统下水电站与混蓄电站运行特点是构建该模型的重要环节。首先,结合图 1中的西北电网风光出
              力与负荷特征,将电网等效负荷过程概化为三个阶段(图 2):T阶段为 t~t(0∶00—9∶00),持续时
                                                                         1       0  1
              间 9h;T阶段为 t~t(9∶00—17∶00),持续时间 8h;T阶段为 t~t(17∶00—24∶00),持续时间
                       2       1  2                                 3       2   3
              7h。



















                                   图 2 新型电力系统下等效负荷过程及混蓄电站、水电站运行过程概化图

                  T与 T阶段包含电网负荷早、晚高峰阶段,该阶段水电、火电、混蓄电站加大发电,为正调峰阶
                    1   3
              段;T阶段为电网风光新能源出力高峰阶段,该阶段水电、火电需降低出力,通常以最小技术出力或
                    2
              强迫出力运行,甚至停机,而混蓄电站抽水耗能调峰,从负荷侧为新能源消纳提供空间,该阶段为反
              调峰阶段。

                     0
                —  7 7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