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24年第55卷第7期
P. 19
令 H表示第 i座水电站,1 ≤i ≤I;P表示第 d座混蓄电站,1 ≤d ≤D;N 、N 分别表示水电站
H i
H i
i d T 1 T 3
H i
H在早晚负荷高峰阶段 T阶段、T阶段的平均出力,kW;N 表示水电站 H在 T阶段的最小技术出力
i
i
1
2
3
T 2
P d
P d
P d
(又称强迫出力),kW;N 、N 分别表示混蓄电站 P在 T和 T阶段的发电调峰平均出力,N 与 N P d
T 1 T 3 d 1 3 T 1 T 3
均大于等于 0,kW;N 表示混蓄电站 P在 T阶段的抽水调峰功率,N ≥0,kW。
P d
P d
T 2 d 2 T 2
H i
H i
无混蓄电站时,水电站 H的调峰效益可概化计算为(N - N ) × T+ (N - N ) × T,即图 2中黄色
H i
H i
1
i
3
T 2
T 3
T 1
T 2
色块部分。有混蓄电站时,混蓄电站调峰效益为其日内发电调峰电量与抽水调峰电量之和,即 N × T+
P d
T 1 1
N × T+ N × T。若混蓄电站仅具备抽水调峰功能,即为本文研究的龙- 拉混蓄电站与拉- 尼混蓄电站,
P d
P d
T 2 2 T 3 3
则 N = N = 0 。当考虑电价时,水电站峰时电价最高、谷时电价最低、平时电价居中,当以电站效益
P d
P d
T 1 T 3
最大为目标时,水电站发电电量会优先集中于调峰时刻,其次为平时时刻,最后为谷时时刻。对于混
蓄电站来讲,通过抽发电价之差获取运行收益是其盈利的主要方式,其日内运行同样也会在峰时发
电,谷时电网负荷低、风光新能源出力大,抽水电价较低,谷时是其抽水主要时段。因此,不管是否
考虑电价,混蓄电站与梯级水电站日内运行过程相近。
考虑到本文研究所涉及的黄河上游龙羊峡、拉西瓦等梯级水电站与规划建设的混蓄电站为西北电
网的核心调峰电站,其电力调度归西北电网电力调度中心调度,承担着西北电网全网的负荷以及风光
随机性电源出力波动等调节任务,最大化发挥混蓄电站与梯级水电站的调峰能力是其主要运行目标。
因此,本文研究以含混蓄电站的梯级水电站调峰效益 F最大为短期优化调度目标。该优化目标由两部
分组成,其一为水电站调峰效益,其二为混蓄电站调峰效益。
I D
maxF = [N ×T +N ×T -N ×(T +T)] + (N ×T +N ×T +N ×T) (1)
∑
∑
P d
P d
H i
P d
H i
H i
3
2
3
3
1
1
1
T 3
T 1
T 1
T 2
T 3
T 2
i d
上述调度模型考虑的约束条件主要为水库水量平衡约束、水库库容约束、水电站发电流量约束、
混蓄电站抽发流量约束以及非负约束等。该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equentialQuadratic
Programming)求解。
3.2 混蓄电站调峰效益理论推导模型及影响机制
3.2.1 单一混蓄电站 针对水电站与混蓄电站日内运行的 “三段线” 特征,本文将水电站与混蓄电站
日运行过程( 0∶00—24∶00)划分为 T、T、T三个时段,各个时段水量平衡关系如下:
2
3
1
( 1)上库水量平衡关系:
H 1
H 1
H 1
Δ V = V - V = (Q H 1 - Q H 1 )·T
T 1 T 1 T 0 in,T 1 out,T 1 1
H 1
Δ V = V - V = (Q H 1 + Q H 1 H 2 - Q H 1 )·T (2)
H 1
H 1
T 2 T 2 T 1 in,T 2 pump out,min 2
Δ V = V - V = (Q H 1 - Q H 1 )·T
H 1
H 1
H 1
T 3 T 3 T 2 in,T 3 out,T 3 3
( 2)下库水量平衡关系:
H 2
H 2
H 2
Δ V = V - V = (Q H 1 - Q H 2 )·T
T 1 T 1 T 0 out,T 1 out,T 1 1
Δ V = V - V = (Q H 1 - Q H 1 H 2 - Q H 2 )·T (3)
H 2
H 2
H 2
T 2 T 2 T 1 out,min pump out,min 2
Δ V = V - V = (Q H 1 - Q H 2 )·T
H 2
H 2
H 2
T 3 T 3 T 2 out,T 3 out,T 3 3
H i
H i
式中:V 、V 、V 、V 分别为水电站 H的水库初始库容、T时段末库容、T时段末库容、T时段末
H i
H i
T 0 T 1 T 2 T 3 i 1 2 3
3
3
3
库容,m ;Q H i 为水电站 H在 T时段的入 库流量,m ?s;Q H 1 H 2 为混 蓄电 站 抽 水流 量,m ?s;Δ V 、
H i
in,T 1 i 1 pump T 1
3
Δ V 、Δ V 分别为水电站 H在 T、T、T时段的库容变化量,m ;Q H i 为水库 H的最小出库流量,
H i
H i
T 2 T 3 i 1 2 3 out,min i
3
m ?s。T、T、T单位均为 s,T+T+T = 24 × 3600s 。此处,T时段上、下水库以 Q H i 下泄时,水
1 2 3 1 2 3 2 out,min
3
电站反向调峰能力可达到最大。本文结合黄河上游实际情况,设置 Q H i = 100m ?s。若上水库为日以
out,min
上调节性水库,其日末 V 可不等于日初 V ,水库日蓄水量变化值 Δ V 可不等于 0;若为日调节水库
H 1
H 1
H 1
T 3 T 0
H 1
H 1
H 1
H 1
时,则 V = V ,Δ V + Δ V + Δ V = Δ V = 0 。下水库与此相同。
H 1
H 1
T 3 T 0 T 1 T 2 T 3
整理式(2)可得
— 7 7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