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2024年第55卷第8期
P. 33

图 2 技术路线图

              2.3.2 复合干旱热浪事件计算过程 复合干旱热浪事件定义为                                表 2 WRF模式物理参数配置方案
              在干旱月内发生的热浪事件             [23] ,识别过程如图 3所示。热浪事                    物理方案              选项
              件根据日最高温与高温阈值的关系确定,其中高温阈值定义为
                                                                             积云参数化方案       Kain - Fritsch(newEta)
              基准期( 1994—2014年夏季 6—8月)日最 高温的第 90百 分位,
                                                                            微物理参数化方案            Ferrier
              当日最高温超过高温阈值且持续超过 3d(包括 3d)时识别为一                                长短波辐射方案             CAM
              次热浪事件      [24] 。采用月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SPEI - 1              [25] 识
                                                                              表面层方案       Monin - ObukhovSimilarity
              别干旱 特 征, 对 比 标 准 化 降 水 指 数 (StandardizedPrecipitation
                                                                              陆面模式方案      NoahLand - SurfaceModel
              Index,SPI),SPEI在识别干旱时综合考虑了降水与蒸散发,能
                                                                              边界层方案              YSU
              够更好地刻画水分亏损           [26] 。
                  为计算 SPEI,首先根据国际粮农组织 FAO推荐的 Penman - Monteith公式计算日潜在蒸散发                               [27] ,
              公式如下:

                                                                  900
                                                0 .408 Δ (R- G) + γ   υ 2 (e - e)
                                                                             a
                                                                          s
                                                         n
                                                                T + 273
                                           PET =                                                        (1)
                                                                     )
                                                        Δ + γ (1 + 0.34 υ 2
                                                                                                2
              式中:PET为潜在蒸散发量,mm?d;Δ为饱和水汽压斜率,kPa?℃;R为净辐射,MJ?(m ·d);G为
                                                                              n
                                 2
              土壤热通量,MJ?(m ·d);γ为干湿常数,kPa?℃;T为离地 2m处的平均温度,℃;v为离地 2m处
                                                                                              2
              风速,m?s;e为饱和水汽压,kPa;e为实际水汽压,kPa。计算中所需参数均来自 WRF输出。
                                                a
                          s
                  其中净辐射量根据下式计算             [28] :
                                                 R = R(1 - α ) + R- ε s λ (T) 4                         (2)
                                                      s
                                                               l
                                                                      s
                                                  n
                                                                      2
                                       2
              式中:R为净辐射量 W?(m ·d);R为大气短波辐射,W?(m ·d);α为地表反照率;R为大气长波
                      n                         s                                               l
                          2                                                                  - 8
                                                                                                  s
              辐射,W?(m ·d);ε s      为地表比辐射率;λ为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其值为 5.67 × 10 ;T为地表温
              度,K。式中参数均由 WRF模式输出来确定。
                  第二步,根据降雨与潜在蒸散发计算逐月水量盈缺,公式如下:
                                                                                                —  9 1 1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