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2024年第55卷第8期
P. 82
3 工程实例分析
3.1 工程实例建模 以我国寒区某心墙堆石坝工程冬季施工为例,大坝黏土心墙某个填筑仓面尺寸为
40.0m(宽) × 80.0m (长)。心墙与两岸坝肩铺设水平厚度 4.0m的接触黏土,心墙上、下游设置两层水
平厚度为 4.0m反滤层,压实后心墙每层厚度为 0.3m。取一层压实的心墙作为试样,考虑到试样的对
称,取 1?4试样建立模型,以节省计算时间。心墙相变黏土施工控温模型及边界条件如图 6所示,A、
B、C三点分别位于心墙与接触黏土边界处、心墙与反滤料边界处和心墙中心点。该工程坝区冬季极
端温度曲线(环境温度)见图 7中的模拟环境温度。
图 6 心墙相变黏土施工模型及边界条件
图 6中的边界条件①—③与式(16)—(19)一致,对称边界条件施加在对称面上,如下式:
- 珗 珒 = 0 (20)
n·q
有效施工时长为压实表层温度高于施工要求温度时的总时长,本文施工要求温度取 - 1℃。为了
分析不同因素对有效施工时长的影响,分别对以下工况的土料表层温度进行数值模拟:( 1)无松铺覆
盖;( 2)10cm松铺覆盖层厚度下,分别采用 4%、3%、2%PCM掺量;(3)4%PCM掺量下,分别采用
0、5、10、15、20cm松铺覆盖层厚度,模型参数如表 1、表 3、表 4所示。
3.2 无松铺覆盖下模拟结果 课题组前期研究 [4,24] 发现,PCM 掺量越高,相变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受到的影响越大。相变黏土的压实性能随 PCM 掺量增加而降低,导致干密度降低,进而对相变黏土
的强度和防渗性能产生影响。在 4%PCM掺量下,相变黏土的最大干密度仅降低 1.92%,对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防渗性能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也较小,因此选用 4%PCM 掺量的相变黏土进行模拟(经
后文分析验证能达到控温要求)。图 7和图 8为模拟得到的 4%PCM掺量、无松铺覆盖下 A点、B点和
C点的表层温度历程和典型时刻下的表层温度云图。
结果表明,反滤层和接触黏土层对心墙相变土防冻控温性能有不利影响;心墙与接触黏土区和反
滤料区边界的低温区域较心墙其他区域少,但其所占面积较小故本研究将 C点温度视为心墙表面平均
温度。
3.3 PCM 掺量对压实层土料温控的影响 现场施工时相变黏土的内部热源几乎都由 PCM 潜热提供,
分别针对 4%、3%、2%PCM掺量的相变黏土,分析在设计 10℃初始温度和 10cm的松铺覆盖层厚度
下相变黏土压实表层温度的变化历程,结果如图 9所示。
— 9 6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