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2024年第55卷第8期
P. 99

水  利  学  报

                2024年 8月                            SHUILI  XUEBAO                          第 55卷 第 8期

              文章编号:0559 - 9350(2024)08 - 0977 - 13

                        渗流条件下夹层砂土中细颗粒迁移沉积特性试验研究



                                     崔先泽    1,2,3 ,周钰釮    1,2 ,范 勇    1,2 ,杨广栋    1,2
                                  (1.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三峡大学,湖北 宜昌 443002;
                                           2.三峡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3.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0)


                摘要:夹层砂土中细颗粒迁移- 沉积问题广泛存在于地下水回灌、堆积体入渗、反滤层设计及注浆等工程中。采
                用室内一维砂柱试验系统,选取 3种典型粒径砂土,开展了 2种夹层位置及厚度下砂土中悬浮颗粒迁移 - 沉积特
                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夹层砂柱中,粒径对细颗粒迁移 - 沉积过程影响显著。粒径比大于 1时,悬浮颗粒穿
                透曲线峰值更高,在夹层处产生细颗粒沉积量突增现象;夹层位置越靠近注水端,厚度越小,其峰值和沉积突增
                量越大。粒径比小于 1时,悬浮颗粒穿透曲线峰值较低,夹层处无颗粒富集;夹层越靠近出水端,厚度越大,穿
                透曲线的峰值也越高。试验过程中,悬浮颗粒的迁移沉积会引起渗透系数变化。渗透系数变化过程与穿透曲线变
                化相对应,过程分为沉积、剥离迁移和动态平衡三种。细颗粒在砂土中以吸附方式沉积,并在吸附处堆积。
                关键词:夹层;粒径比;迁移;沉积;渗透系数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j.cnki.slxb.20230775
                中图分类号:TU411

              1 研究背景


                  悬浮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现象广泛存在于水利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地质等多个
              领域,该过程影响因素众多且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学科                               [1 - 3] 。在地下水回灌中,细颗粒随回
              灌水运移并在地层中沉积堵塞,进而影响回灌效率并诱发一系列环境及地质灾害                                       [4 - 5] 。在堆积体降雨
              入渗过程中,细颗粒随雨水进入堆积体并在深层形成相对不透水层,进而诱发堆积体失稳                                           [6] 。在反滤
              层设计中,细颗粒的稳定状态对大坝整体防渗具有关键作用                             [7 - 8] 。在砂土注浆工程中,水泥浆液在孔
              隙中的运移规律对注浆加固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9 - 10] 。因此,深入研究多孔介质中悬浮颗粒的迁
              移及沉积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及科学意义。
                  多孔介质中细颗粒迁移、沉积特性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其特性的试验研究主要包括化学因素和
              物理因素两方面。化学因素主要包括颗粒类型、溶液成分、pH值、离子强度以及溶液温度                                            [11 - 12] 。悬
              浮颗粒迁移对污染物扩散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室内试验证实了胶体能够为离子                                        [13] 和放射性元素    [14]
              提供快速通道,加速其扩散速度和扩散距离。物理因素主要侧重于研究悬浮颗粒和渗流速度。宏观
              上,对不同流速、悬浮颗粒浓度、悬浮颗粒粒径进行研究                            [15] ,发现流速越大,水动力作用越明显;而
              悬浮颗粒粒径越大,筛滤作用则越明显。微观上,以细颗粒形状                                [16] 、孔隙结构   [17] 为对象,阐释了不
              同因素对颗粒迁移行为的影响。并且根据堵塞的空间特征,将其分为 3种不同类型,同时发现多孔介
              质与悬浮颗粒的粒径比越小,颗粒堵塞越接近表层                        [18] 。


                 收稿日期:2023 - 12 - 12;网络首发日期:2024 - 07 - 26
                 网络首发地址:https:??link.cnki.net?doi?10.13243?j.cnki.slxb.20230775
                 基金项目: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项目(CKWV20221036?KY);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CFB2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41702254)
                 作者简介:崔先泽( 1989 -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工岩土工程、地下水渗流等研究。Email:cuixianze@ctgu.edu.cn
                 通信作者:范勇(1988 -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工岩土工程研究。Email:yfan@ctgu.edu.cn

                                                                                                —  9 7 7 —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